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385268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65535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25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3693) "
林宝珍回到自己屋里,就着灯光,拿出针和深青色的丝线。
她要在手帕的一角,绣上点图案。
太花哨的肯定不行,她想了想,决定绣简单的竹叶。竹子清峻挺拔,寓意也好,适合军人。
她凝神静气,指尖捏着细针,在棉纱的经纬间灵巧地穿梭。
深青色的丝线渐渐勾勒出三两片错落的竹叶,疏朗有致,带着一股子韧劲儿。
林宝珍的绣工是下过苦功的,说来惭愧,是她从前上课的时候学不进去习,在桌子下练的刺绣。
针脚细密平整,图案虽小,却十分精致。
林宝珍拿起来看了看摸了摸,很满意。
五条手帕,两条绣了竹叶,另外三条则在角落用灰线绣了小小的、抽象的山形轮廓,稳重大气。
全部做完,她将五条条手帕用清水漂洗一遍,抚平褶皱,晾在屋内通风处。第二天干透后,手感会更加柔软。
她拿起一条摊在掌心,棉纱质地柔软吸汗,锁边密实牢固,角落的竹叶清隽含蓄,整体看着就比服务社卖的成品手帕高出不止一个档次。
她满意地点点头,这才配得上还礼的档次嘛,也对得起她这番心思和手艺。
不过,该怎么不着痕迹地送出去是个问题。
直接送去团部?太扎眼。托林济民转交?怕是他又要多想,李红梅那边更是不妥。
看来,只能等机会了。
她把那包新手帕放进抽屉里,跟那两块旧手帕隔开。
看着那几张崭新的、散发着棉布清香的手帕,再想想秦团长那块破洞的旧帕子,她嘴角忍不住微微弯了一下。
这份谢礼,总算准备得像点样子了。
林宝珍并不急着送礼。
她每日里按部就班地去卫生所上班,有些事,刻意为之反而落了下乘,顺其自然才好。
这期间,周秀华却没闲着。
她借着师部宣传科下基层收集先进事迹材料的由头,去了几趟李怀邦所在的营。
李怀邦作为营长,自然是重点采访对象。
办公室里,周秀华穿着板正的军装,短发梳理得一丝不苟,脸上带着得体又不过分亲昵的笑容,将笔记本摊在膝上。
“李营长,上次你们营在三团比武中拿了综合第一,尤其是五公里武装越野,打破了保持两年的记录,师里很重视,想树立个典型。”
周秀华声音清晰,带着工作时的认真,“您作为营长,能不能详细谈谈平时是怎么抓训练的?有什么独特的带兵方法?”
李怀邦坐在她对面的椅子上,身板挺拔,语气平稳客观:“谈不上独特。就是按纲施训,从严从难。战士们都很自觉,荣誉感强。”
“光是自觉恐怕不够吧?”周秀华微笑着引导,目光专注地看着他。
“我听说您经常亲自带着战士们加练,摸索出了一套节省体力的呼吸方法?还有器械训练前的热身操,也是您结合军体拳改良的?”
李怀邦有些意外地看了她一眼,没想到她准备工作做得这么细。
他点点头:“是有这么回事。呼吸节奏很重要。热身充分也能减少训练伤。这都是实践中一点点摸索的,算不得什么。”
“实践出真知,这正是最宝贵的经验。”周秀华适时地奉承一句,笔下飞快记录着,又不失时机地提出:
“李营长,光听您说还不够形象,能不能带我去训练场看看?实地感受一下战士们训练的氛围,我也好写得生动些。”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2932501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