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381537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64402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30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3819) "

他的声音,带着一丝沙哑,和一丝掩饰不住的震惊。

“苏苒同志,你的理论……非常新颖,计算过程,也堪称完美。”

他顿了顿,语气却一转。

“但是!这太理想化了!”

他的声音陡然拔高,用教鞭重重地点了点那张图纸。

“你这个所谓的‘动态减震器’,结构如此复杂,对材料的强度和韧性,对加工的精度,都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!我们国家目前的工业水平,根本达不到!”

他旁边的一位材料学专家也立刻附和道:“没错!你看你设计的这个核心摆动环,要求它在承受高频振动的同时,还要保持极高的抗疲劳性,这种性能的合金,我们连听都没听说过!”

“还有!”另一位专家站了起来,情绪有些激动,“这个方案,没有任何先例可循!全世界都没有!你这是在拿我们国家最宝贵的战舰,当你的试验品!万一失败,万一在海试中,这个小小的减震器发生断裂,那它本身就会变成一个致命的‘炮弹’,在船体内部造成二次破坏!这个责任,你担得起吗?!”

质疑声,此起彼伏。

他们不是在针对苏苒,他们只是出于一个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严谨和审慎,在陈述着他们认为的“事实”。

苏苒站在台上,被一群白发苍苍的“权威”围攻,却丝毫没有退缩。

她等他们说完,才冷笑一声,开口了。

“各位老师,你们说的,都有道理。”

“但是,经验和先例,是用来参考的,不是用来禁锢我们思想的枷锁!”

她的声音不大,但每一个字,都像一颗钉子,狠狠地钉在每个人的心里。

“没有先例,我们就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!工业水平达不到,我们就用我们的双手和智慧,去创造条件,去逼近那个极限!”

她拿起一张写满了数据的报告,高高举起。

“至于风险,我承认有。但是,我已经用计算机……不,我已经用我自己的方法,对整个系统进行了超过一万次的模拟演算!数据显示,在我的设计参数下,这个减震器发生结构性疲劳断裂的概率,低于百万分之一!”

“而它成功抑制共振的概率,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九!”

她环视全场,那双明亮的眸子里,燃烧着熊熊的战意。

“我们是军人,是工程师!我们的使命,是解决问题,不是逃避问题!难道就因为那百分之零点一的风险,我们就要放弃这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希望,让我们的战舰,成为一头永远跑不快的瘸腿老虎吗?!”

一番话,掷地有声,铿锵有力!

整个会议室,再次陷入了死寂。

李振华总工张了张嘴,却发现自己,竟然被这个年轻姑娘,驳得哑口无言。

会议,彻底陷入了僵局。

周司令坐在主位上,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,手里的烟,点燃了又熄灭。

他内心倾向于苏苒,但专家组的意见,他也不能不尊重。

他左右为难。

就在这时,一个一直沉默旁听的人,缓缓地放下了手中的茶杯。

是陆霄。

他从会议开始,就一直坐在角落里,像一个局外人,安静地听着。

此刻,他站了起来。

所有人的目光,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。

他没有看苏苒,也没有看专家组。

他只是走到了会议室的中央,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,然后,用他那一贯温和,却又带着不容置疑力量的声音,缓缓开口。

“同志们,刚才的技术讨论,很激烈,也很精彩。”
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2917966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