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378127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64229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20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3664) "

“她以后会是一个傻子吗?”

装修豪华的别墅,灯光有些刺眼,还是小孩儿的常玥刚做完一次失败的心理咨询,全程没有回答医生的问题,抱着一只毛绒玩具坐在地毯上。

“不会的常先生。”面容和善的医生合上记录表,说出的话几经斟酌,“具体情况如何,还需要后续观察。”

常豫诚坐在沙发里,扭头蹙眉看了一眼过分安静的小女儿,又问:“最差的结果是什么?”

“孩子还小,受了那么大的刺激,现在这种情况可能是应激反应。慢慢可能就恢复了。”

来来往往的脚步声,宽敞的家里又空了,医生走后常豫诚也去处理工作,赵静抱起坐在地上的女儿,“玥玥,你别吓妈妈,跟我讲句话好不好?”

怀里的女儿没有丝毫反应。

一个雨夜,二楼的尖叫声惊醒了别墅里的所有人。

常豫诚和赵静半夜被吵醒,去二楼的卧室,只看到阿姨紧紧的抱着尖叫的女孩儿。

医生又一次来了家里,心理咨询因女孩儿情绪失控无法进行。

常豫诚在客厅来回踱步,“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?”

经受刺激的人情况非但没有变好,却间歇性出现了狂躁、尖叫甚至是伤人的行为。

医生一时给不出明确的答案,建议他们先将人送到医院。

留院观察几天之后,精神科进行会诊,给出了“应激性精神失常”的诊断。

“精神失常?”赵静听完医生的话,满脸不可置信,“怎么可能,她只是······只是受了一点儿惊吓,不可能精神失常。”

她声音无意识的提高了几分,被站在一旁的丈夫拉住,提醒她不要失态。

“能治吗?”他问医生。

“这类疾病比较特殊,因人而异。”有的可能很快就恢复了,有的会比较长期。

“长期是多久?”

几个医生都没有说话。

常豫诚又去了办公室,和医生谈了半个小时,回来后将常玥带回了家。

自那天起,常家前后换了很多家庭医生,每一个获得丰厚报酬的同时签订了保密协议。

常玥刚上初中的那一年情况好转,近半年没有发病,常豫诚为了让她能够正常融入群体生活,选了一个寄宿制学校。

然而他的想法太过乐观,常玥在学校待了两个星期,病发从床上摔了下来,并且迎来了史无前例的狂躁期。

第一次、也是唯一一次尝试以失败告终。常玥彻底告别正常生活,成为了离不开人、时时需看护的人。

这种状态持续了很多年,因为疾病她没办法正常上学,社交也只在赵静的精心安排下进行。

她几乎没有朋友,哪怕有认识的同龄人,也只是浅淡之交。每天的生活很无聊,无聊到能数清别墅后院的花开了多少朵。

暮春时节,郁金香快要凋谢的时候,哥哥常浩宇带回来了他的朋友。

一向冷清的家变得热闹,常玥听到声音出了门,站在栏杆边看到两个男生在打游戏。常浩宇瘫在沙发里拿着手柄在爆粗口,一个穿着黑色外套的陌生男生坐在地毯上,一只腿屈起靠在沙发上,衣物的帽子罩在头上。

他神情冷淡,嚼着口香糖一言不发,只是握着手柄厮杀。

伴随着一声“KO”,大屏上的游戏界面终止,男生将手柄丢到一边,察觉到注视,抬头看向二楼。

视线相撞,常玥移开目光,转身回了房间。
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2909869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