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356956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57738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35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3830) "
一时间,茶楼酒肆,街头巷尾,到处都有人在谈论陆家那位新晋的才女。
她的名字,几乎压过了先前风头正盛的陆昭。
这股风潮,最先影响的,便是陆家!
陆府内,气氛一扫之前的阴霾,变得喜气洋洋。
“好!写得好啊!”
陆侯爷手持一篇抄录工整的《送东阳马生序》,老脸笑成了一朵花。他反复诵读,不住地点头称赞。
“婉婉,你这篇文章,比你那个姐姐的诗,更有风骨!更显我陆家的家学渊源!”
他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,将陆婉婉捧得极高。
一旁的徐氏,更是喜不自胜。她拉着陆婉婉的手,满眼都是骄傲与疼爱。
“我的婉婉就是厉害!这才是我们陆家正经养了十几年的亲女儿,知书达理,才华横溢!”
“不像某些人,空有几分小聪明,却上不得台面......”
陆长亭和陆长生两兄弟,也围在陆婉婉身边,满脸都是与有荣焉的自豪。
“妹妹,你这篇文章,如今在国子监里都传疯了!所有人都说,你的才学,已经不在陆昭之下!”
陆长亭激动地说道。
“何止是不在之下,我看是远胜于她!”
陆长生立刻反驳道。
“陆昭那首诗,不过是写些悲秋的颓丧之气。妹妹这篇文章,写的却是劝学上进的正道,立意就高了不止一筹!”
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,将陆婉婉夸赞得天上有、地上无。
之前因为陆昭那首《登高》而产生的种种不快、尴尬。
在陆婉婉这篇《送东阳马生序》面前,似乎都消散了。
他们终于可以挺直腰杆,向外人证明,他们陆家真正的骄傲,是他们从小悉心培养的陆婉婉。
自此,陆家人无论走到哪里,都把宣扬陆婉婉的才名当成了一件头等大事!
陆侯爷在朝堂上,遇到相熟的同僚,总会有意无意地提起。
“王大人,近来可曾听说小女婉婉的那篇拙作,《送东阳马生序》?”
对方自然是连声恭维,称赞侯爷教女有方。
陆长亭和陆长生在国子监里,更是成了陆婉婉才华的头号宣传者。
他们逢人便说,那篇文章是何等的精妙,他们的妹妹又是何等的聪慧。
徐氏在外与那些贵妇们聚会时,更是将踩低捧高运用到了极致。
“陆昭那孩子,在外面吃了十几年苦,是有些野才......”
“可要论真正的学问和修养,到底还是比不上我们家婉婉。”
她端着茶盏,慢条斯理地说道。
“婉婉才是我们陆家正经的嫡女,一字一句都是名师教出来的,根基扎实得很!”
在陆家人的全力推动下,陆婉婉的才女之名,愈发响亮。
然而,当陆婉婉被暴露在所有人的目光之下时。
一些原本不为人注意的细节,便会被无限放大。
这股赞誉的浪潮持续了半个多月后,终于有人从文章本身,提出了一个非常实际,也十分尖锐的问题。
“说起来,这篇《送东阳马生序》,写的是送别一位姓马的年轻人。文中所言东阳马生,此人究竟是谁啊?”
这个问题,最先是在一些文人雅集中被提出来的。
“是啊,能让陆婉婉小姐写出如此情真意切的赠序,想必这位马生,也非寻常人物吧?”
“而且,文章里说今诸生学于太学,这位马生,莫非是国子监的学生?可国子监的花名册上,似乎并无此人。”
“更奇怪的是,文章的背景,似乎是在一个颇为艰苦的求学之地......反而和陆昭小姐有些相似。”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2764433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