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279020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37988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48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3533) "
江振邦道:“单看一个店,确实不算什么。但丁建国马上要扩建一店,增加货物种类。而且他还有一个二店正在装修,地址是建委家属区附近,距离开业也不远了。”
然后,他话锋陡然一转:“最重要的是老兵果蔬店的成功,证明了超市这种零售模式在兴宁是可行的,那在整个东三省也能走得通。”
“目前我国的零售业还处于一个探索期,老百姓买东西,要么去供销社、国营百货,要么就是去菜市场。前者购物体验差,后者环境脏乱。但随着经济发展,人民生活水平提高,这种状况必然会改变。”
“我个人判断,接下来的零售业一定会朝着发达国家那种‘超级市场’,也就是连锁超市的道路发展。”
江大鹰插话:“这个所谓的超市,类似咱们兴宁的轻工商厦,海湾市的国营百货大楼,但卖的东西不是衣服,而是蔬菜水果、烟酒糖茶、日杂用品。把这些货物开放陈列、顾客自助选购,最后通过统一收银结算…这就是超市的经营方式。”
刘学义沉吟道:“我今年三月去首都出差的时候,也在一家超市买了点东西。模式确实很新颖方便,整个海湾市都没有超市吗?”
江振邦摇了摇头:“据我所知是没有,整个奉省乃至东三省似乎都没有。丁建国开的这家果蔬店目前也算不上超市,但他有向这方面发展的打算,因为事实已经证明了消费者的急需,很快就会有其他聪明人,也学着丁建国在其他街道开店。”
“未来随着这些果蔬店数量增加,为了保证充足、稳定、高质量的货源,它们就必须反过来深度介入上游的农业生产。它们需要建立自己的采购标准,需要和农民签订长期供货合同,需要指导农民种植市场需要的品种。为了降低成本,它甚至会自己投资,建立大规模的生产基地……”
刘学义扒了口饭,慢慢咀嚼下咽,随后望着江振邦缓缓点头:“你说的很有道理,我们政府现在愁什么?愁财政没钱,没办法大规模投资农业。愁不知道该种什么,怕种出来的东西卖不掉。愁农民单打独斗,形不成规模,没有议价权。”
江振邦连连说对:“您站的高,望的远,讲的非常精准!所以如果兴宁如果能诞生出一家甚至多家大型连锁超市,这些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。”
“超市会成为一个强大的市场引擎,它会用订单告诉农民该种什么,用采购标准倒逼农业技术升级,用规模化需求催生农民合作社。政府需要做的,不再是直接下场当运动员,而是当好裁判员和服务员,市场会自己催生出东三省第一家连锁超市,以及兴宁甚至全海湾市的第一个冬季蔬果生产基地……”
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进办公室,饭盒早已被收拾干净,但桌上的那本报告依旧摊开着,四个人的谈话也远未结束。
“农业的问题先放一放,你的思路我大致明白了,聊聊其他问题。”
刘学义指着报告中的工业、制造业篇章部分,直接发问:“我看你在调研中很关注咱们兴宁的泳装产业,你也说了,现在全市上百家小作坊,互相压价,偷工减料,为了抢订单什么手段都用,已经是一盘散沙,你怎么让他们拧成一股绳?”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2305313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