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279003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37988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34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3659) "

江大鹰道:“用,我就在政府。”

周立伟挂了电话,江振邦却说:“叔,你和我爸按吧,温泉的情况我了解的差不多了,还得去朝阳山看看。”

“急什么,等你爸到了咱仨聊聊再说。”周立伟劝了一句后,觉得不太合适,又问:“你这个报告估计还要多久写完?”

“再有一周应该差不多。”

周立伟立刻改变主意:“那你去忙吧,早点写完,我和你爸也能早点跟市长汇报。注意安全。”

“好的,拜拜。”

江振邦走后十分钟,江大鹰也到了滨海宾馆,与周立伟一同按脚。

二人在按脚的时候具体聊了什么,江振邦没细问,也不知道,他只知道自己这份调研报告可能要拖稿了。

自7月10号,江振邦重生的第一天便开始调研,他本以为自己有过去的记忆,对眼下兴宁市的情况很清楚,半个月内应该搞定。

结果到了现在的7月24号,14天,近半个月过去,他还没写完,只是刚完成了一半,嘴上虽然对周立伟说还有一周就完工,但实际上他心里也没底。

果然,时间转眼到了7月31日,说好的一周过去,江振邦也没能完稿,他的完美主义强迫症犯了!

最初定下的三个调研方向:特色农业、泳装、文旅。

逐渐被江振邦扩大化,变成了“农业、工业、服务业”。

这三大产业,他全要了解,全要写进去。

而且江振邦还额外加了一个“国企”的方向,自周立伟陪同逛完古城,他大致摸清兴宁文旅情况后,便开始实地走访兴宁各大国营工厂。

总共四个方面,涉及面太大,即便有着前世记忆加持,以及老爸和周立伟帮忙提供各种数据,江振邦也很难不拖稿。

而且随着对兴宁多家国营工厂的走访,江振邦心中似乎燃起了一团火。

最初他调研目的,一是在兴宁市内找一个好的单位和合适的岗位,自己一入职,就能尽快做出令人瞩目的成绩,搞一个全省甚至中枢都能看见的大卫星,给未来的仕途铺路,就此步步高升、飞黄腾达。

二是展示自己能力,借助老爸的关系直面市长毛遂自荐,这样他才能被分配那个属于他的平台,又有着绝佳机会的岗位上去。

但重生一次,江振邦拥有了年轻的身体,灵魂却仿佛也被这具身体的荷尔蒙点燃,不再是前世那个被生活磨平了棱角,眼中只有现实利弊的权力动物……或者说,为救人而牺牲的江振邦,本性就不是那样的。

他变得更激昂,变得更迫不及待。他想改变些什么,想凭借自己超前几十年的认知,让这片他深爱的土地少走一些弯路,让那些历史的必然,变得不那么必然。

领导们在会议室里轻轻一挥笔,一个决策的失误,就意味着成千上万个家庭的生计被斩断。

发展的阵痛是不可避免的,但江振邦想做的,就是让这阵痛来得轻一些,让那些无奈的选择,能多一丝转圜的余地。

江振邦心中的那团火越烧越旺,驱使着他将所有的所见所闻、所思所想,都倾注于笔端。

报告的框架被一再推翻,内容被反复修改,每一个数据他都力求精准,每一条建议他都反复推敲。

时间来到八月二号,立秋前的最后几天,天气依旧闷热,江振邦已经不再下乡调研了。

兴宁市的情况,该了解的情况他已了然于胸。
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2305307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