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261128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33932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30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3746) "

这一对夫妻的铺位是在两边的上铺。

“谢谢您,阿姨。”苏敏言感激地接过毛巾。

“哎呀,小伙子,一个人带孩子出门可真不容易。”王阿姨笑着说,目光落在苏念念身上,满是欣赏,“这闺女长得可真水灵,看着就讨人喜欢。”

她的夸赞非常自然,没有丝毫令人不适的打探,就像邻家一位普通热情的长辈。

王阿姨熟络地说:“我和我们家老陈是去广州投奔亲戚。他人闷,不爱说话,其实心眼好着呢。”她指了指旁边一直埋头看报纸的男人。

男人抬起头,对苏敏言和苏念念憨厚地点了点头,算是打过招呼。

苏念念安静地听着,前世看过太多社会新闻的她,本能地对过度热情的陌生人抱有警惕。

但在这个年代,人与人之间似乎还保持着更单纯的信任,她也不好表现得太突兀,只能将那份谨慎藏在心里。

这对夫妻,一个热情亲切,一个沉默可靠,言行举止都挑不出任何毛病。

他们从不问及家庭背景、父母工作这类敏感问题,只是聊一些家常和旅途见闻,分享一些零食,语气自然得就像多年不见的邻居在唠家常。

白天的时候,王阿姨还帮下铺的老太太去打热水,顺手替一位抱着孩子的母亲把大包放到行李架上,又给一个晕车的年轻人递了药片。

她俨然成了这节车厢的“热心大姐”。当苏敏言去上厕所时,她会很自然地说一句:“去吧小伙子,我帮你看着孩子。”

连苏念念自己,都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。

她想,或许真的是自己多心了,毕竟,这个年代的人们,大多还保留着一种淳朴的善意。

旅途进入第二天,已经是上车后的第二个白天。窗外的景色从萧瑟的枯黄,逐渐染上了南国的绿意。

傍晚时分,王阿姨端着两个搪瓷缸子从开水间走回来,笑着递给那对老年夫妇。

老太太接过水,连连道谢:“哎呀,真是麻烦你啦。出门在外,还是好心人多。”

“哦,对了,你昨天给的那个安神茶真的有效果,坐火车就这点不好,晚上睡不踏实,昨天喝了你那个茶,感觉睡得挺安稳的。”

王阿姨笑呵呵地摆手:“小意思,我们家乡的特产。纯天然的干花草,没副作用,对身体好。”

那茶水颜色澄澈,飘着几朵不知名的干花,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。

“来,小苏,你也尝尝。坐火车时间长,晚上能睡个好觉,明天到广州才有精神嘛。”她笑着,把一小袋干花递了过来。

苏敏言道了谢,接了过来:“那我也试试,确实昨晚没睡好。”

苏念念看着舅舅递过来的杯子,心里那丝微弱的警觉再次浮现。

但看着王阿姨坦然温和的笑脸,她又觉得自己想多了。

况且,她一个七岁的孩子,总不能说“舅舅别喝,可能有问题”吧?

入夜,车厢里渐渐安静下来,只剩下火车驶过铁轨时“哐当、哐当”的规律声响。苏敏言从中铺探下头,帮苏念念掖了掖被子。

“冷不冷?要不要再加件衣服?”

“不冷,舅舅晚安。”

“晚安。”苏敏言的声音在头顶上方,让她感到安心。

半小时后,中铺传来均匀的鼾声。

苏敏言睡得比平时更沉——那杯安神茶的效果似乎格外好。

没人注意到,在过道的另一侧,一双隐藏在镜片后的眼睛正冷冷地注视着这一切。
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2220520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