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254694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32429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7) "第7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2614) "稳了。

04事实证明,我还是高估了陈浩。

他根本不是踩不踩得稳的问题,他是压根就没想过要自己走路。

分工计划发下去的头两天,他依旧是我行我素。

每天踩着点来公司,先是泡杯茶,然后打开电脑,对着屏幕刷刷网页,跟朋友聊聊微信,一上午就过去了。

下午,他会装模作样地打开几个文档,看几眼,然后就开始唉声叹气,或者干脆戴上耳机听歌。

他把他负责的前期资料搜集工作,当成了空气。

他私下里又在微信上找到了我。

“晚晚姐,那个资料搜集好麻烦啊,我看了半天都没头绪,你经验丰富,帮我看看呗?”

<他想故技重施,把皮球再踢给我。

我看着那条信息,直接回复:“我的部分还没做完,没时间。”

他似乎愣了一下,过了一会儿才回过来:“别那么小气嘛,大家都是为了项目好。”

我再也没有回复。

从那天起,我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自己负责的核心方案模块中。

我查阅了大量行业资料,分析了客户的潜在需求,甚至联系了几个业内的朋友咨询意见。

我的工作文档,每天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丰满和深入。

并且,我严格执行了我在邮件里定下的规矩。

每天下午五点半下班前,我都会发一封工作日报,用最简洁的语言总结我今天的进度,解决了什么问题,以及明天的计划。

这封日报,依旧抄送给了项目组所有人。

我的日报像一根无形的鞭子,每天准时抽在陈浩的身上。

第一天,他没发。

第二天,他还是没发。

到了第三天,我能明显感觉到他变得焦虑起来。

他开始在办公室里摔摔打打,鼠标敲得震天响,嘴里还念念有词,指桑骂槐。

“有些人,就喜欢搞形式主义,一天到晚写报告,不知道的还以为多大功劳呢。”

我充耳不闻,专注地盯着自己的屏幕。

他见这招没用,又跑去找王经理抱怨,大概是说我“不配合”、“搞小团体”。

但王经理每天都躺在我的日报收件箱里,他亲眼看着我一个人在推进度,他就算再偏心,也说不出我的不是。

周四下午,张悦从茶水间回来,气鼓鼓地对我说:“晚晚,那个陈浩真不是东西!

我刚听见他在跟别人说你坏话,说你故意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2188227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