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249874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31742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7) "第8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2648) "纸醉金迷》等一系列作品,字里行间满是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憎恨。

可每当夜深人静,他总会想起北平的小院,想起周南的歌声,想起儿子稚嫩的笑脸,思念像潮水一样将他淹没。

而远在北平的周南,日子也过得异常艰难。

沦陷区的生活充满了恐慌和不确定性,粮食短缺,物资匮乏,日军的搜查更是家常便饭。

她既要照顾年幼的孩子,又要担心张恨水的安危。

每天,她都会打开收音机,收听重庆的消息,生怕听到不好的新闻。

有一次,日军突然闯进胡同搜查,周南吓得抱着张二水躲在柜子里,大气都不敢喘。

直到日军走了,她才抱着孩子出来,后背早已被汗水浸湿。

那一刻,她无比想念张恨水。

她多想他能在自己身边,为她遮风挡雨。

可她知道,张恨水在重庆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。

她不能拖他的后腿,只能自己变得更坚强。

日子一天天过去,抗战的形势越来越严峻,北平与重庆之间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困难。

有时候,一封信要辗转几个月才能送到对方手中。

每次收到张恨水的信,周南都像得到了珍宝,会反复读上好几遍,把信里的每一句话都记在心里。

而她给张恨水写信时,总是报喜不报忧,只说自己和孩子一切安好,让他安心写作。

可她心里清楚,这样的日子不能再继续了。

她想念张恨水,张恨水也一定想念她和孩子。

她决定,带着孩子去重庆,和张恨水团聚。

这个决定遭到了朋友们的反对。

“南南,不行啊!”

她的闺蜜劝她,“现在战火纷飞,路途遥远,你一个女人带着个孩子,太危险了。

万一出点什么事,可怎么办?”

“我不怕。”

周南的眼神异常坚定,“再危险,也比我们一家人分开好。

恨水在重庆一个人,肯定也很孤单。

我要去找他,和他一起面对。”

她变卖了家里值钱的东西,换了路费,又托人找了一张通行证。

1939年的春天,她抱着两岁多的张二水,踏上了前往重庆的路途。

这一路,异常艰难。

火车走走停停,时常会遇到日军的盘查和轰炸。

有时候,他们要在荒郊野外过夜;有时候,好几天都吃不上一顿饱饭。

张二水年纪小,经不起折腾,一路上病了好几次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2170525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