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244560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30650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17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2544) "落,清晰地落入每个人耳中:“这并非元代真品,而是一件民国时期的高手仿品。

其仿制水平极高,从器型、纹饰到青花发色,都刻意模仿了元青花的特征,几可乱真,但破绽,依然存在。”

“胡说八道!

信口雌黄!”

赵铭轩气得脸色铁青,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,指着陆琛怒斥,“你算什么东西?

也敢在这里大放厥词!

你说假的就是假的?

拿出证据来!

没有证据,我告你诽谤!”

他色厉内荏的样子,反而暴露了内心的不安。

陆琛看都没看他一眼,仿佛没听到他的叫嚣,只是对拍卖师和技术人员说:“可否将灯光调至侧光,放大瓶身龙纹爪部的细节,再切换到釉面和瓶底的特写?”

技术人员不敢怠慢,立刻依言操作。

巨大的电子投影屏上,瞬间出现了龙爪的高清特写,每一处纹路都清晰可见。

陆琛拿起旁边的激光笔,红色的光点精准地落在龙爪的关节处:“诸位请看,元青花所用的苏麻离青料,其核心特征是高铁低锰,烧制后形成的铁锈斑会自然深入胎骨,呈黑褐色或深褐色,且有明显的下沉凹陷感,与釉面浑然一体,过渡自然。

而此瓶上的所谓‘铁锈斑’,虽然形似,却浮于釉面之上,颜色过于漆黑呆板,缺乏天然苏料的沉静韵味和层次变化,乃是用现代化学颜料刻意模仿所致,仔细观察便能发现其人工痕迹。”

接着,光点移到瓶身釉面:“元代景德镇官窑采用‘二元配方’制胎,瓷石与高岭土混合,烧制出的瓷器胎质坚致,釉面肥厚莹润,光泽柔和内敛,这便是古瓷特有的‘宝光’。

而此瓶的釉面虽看似光亮,却带着一种刺眼的‘贼光’,火气未退,这是现代气窑快速烧制的典型特征——古代柴窑烧制周期长,火力温和,能让釉面充分氧化,形成温润质感,而现代气窑温度过高过快,釉面光泽便显得浮躁。”

他又将光点转向瓶底的垫烧痕:“元青花的器足墙规整,但处理相对粗犷,露胎处可见淡淡的火石红,这是胎土中含铁量自然氧化形成的,颜色深浅不一,分布不均。

而此瓶的足底过于干净平滑,所谓的‘火石红’颜色均匀,边缘清晰,明显是人为涂抹上去的,浮而不实,用手触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2154530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