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243306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30268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29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2656) "他们常年占据大量军费,穷兵黩武,导致民生凋敝,国库空虚,才使得一场天灾演变成了人祸。

太尉等武将则勃然大怒,反唇相讥,说若无他们镇守边疆,抵御北蛮,尔等文官焉能在此安坐,高谈阔论?

双方争执不休,皇帝李世隆坐在龙椅上,脸色越来越阴沉。

救灾如救火,可满朝文武,却只顾着党同伐异,无一人能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。

就在这时,一直沉默的宁江宴,手持玉笏,排众而出。

“陛下,臣有本奏。”

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他身上。

丞相眼中闪过一丝期待,太尉则投来一瞥冷笑,想看看这个“状元公”能说出什么花来。

“讲。”

皇帝的声音里透着疲惫。

宁江宴朗声道:“臣以为,今日之困,非在钱粮,亦非在河工,而在人心不齐,文武离心。

欲救灾,必先合文武之心。”

“一派胡言!”

丞相立刻皱眉道,“宁修撰,如今灾情火急,正该问责武将,削减军费以济灾民,何来合心之说?”

太尉也冷哼一声:“说得轻巧!

我边军将士枕戈待旦,军费已是捉襟见肘,再削减,北蛮叩关,谁来负责?”

宁江宴不理会两人的诘难,只是对着皇帝深深一揖,继续说道:“臣有三策,或可解今日之围。”

“第一策,名为‘以工代赈’。

国库虽无余钱,但有存粮。

可由户部拨付部分粮食,在灾区招募流离失所的灾民,青壮者修筑堤坝,老弱妇孺则负责后勤炊事。

如此,既能让灾民有食果腹,不至生乱,又能以最快速度修复河堤,一举两得。”

这个法子并不算新奇,但切中要害。

户部尚书闻言,略一思索,点头称是。

宁江宴接着说:“第二策,名为‘军民同心’。

灾区秩序混乱,瘟疫易生,单靠地方官府弹压,力有不逮。

可请陛下下旨,调动附近卫所驻军,进入灾区。

但非为弹压,而是协助。

军队有组织,有纪律,可助官府搭建粥棚,分发粮草,维持秩序,防疫治病。

让百姓看到,我大魏的军人,不仅能上阵杀敌,亦能救民于水火。”

这话一出,太尉那边的武将们神色皆是一动。

以往军队出动,多是镇压暴乱,名声并不好。

若能借此机会挽回民心,树立威望,倒不失为一件好事。

皇帝眼中也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2151193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