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
["chapterid"]=>
string(8) "43243281"
["articleid"]=>
string(7) "6230268"
["chaptername"]=>
string(8) "第14章"
["content"]=>
string(2688) "并向双方致歉。
其中只字未提双方究竟何人!
一场眼看就要暴露的危机,就这么被宁江宴巧妙地化解于无形。
威远镖局内,宁武夏自觉拨乱反正,得意洋洋,逢人便说:“我就说嘛!
我儿子是练枪的好手,怎么可能去考秀才!”
而真正的案首宁江宴,则彻底隐于幕后,继续着他白天练武、夜晚苦读的双面人生。
然而,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。
在本地的士林圈子里,这桩“报错喜报”的奇闻,反而成了最热门的谈资。
各种猜测甚嚣尘上。
有人说:“那宁江宴定是真才实学,只是惧于父威,不敢承认。”
但更多的人,则对此嗤之以鼻,尤其是在那次事件中丢了面子的县试第二名,王朗。
“一个粗鄙镖师的儿子,也配谈文章?
我看就是县衙为了遮羞,胡乱编造的借口!”
“走了狗屎运罢了!
还主动否认,真是滑天下之大稽!”
“满身铜臭的武夫,沐猴而冠,贻笑大方!”
这些风言风语,宁江宴听在耳里,却只是付之一笑。
他知道,暂时的隐忍,是为了更惊艳的出场。
机会,说来就来。
朝中告老还乡的礼部尚书周文渊,听闻了这桩奇事。
老尚书宦海沉浮一生,眼光何等毒辣,他立刻就嗅出此事非同寻常。
一个能压下王朗夺得案首的人,绝非等闲之辈,为何要自掩光芒?
这背后定有隐情。
本着爱才之心,也为了解开心中疑惑,周尚书决定,在自己的府邸举办一场诗会,名曰“秋闱预赏”,广邀本州所有准备参加乡试的学子。
一来,是为乡试预热,摸摸今年学子们的底。
二来,他真正想见的,是那个藏在迷雾中的案首宁江宴。
一张普通的请柬送到了王朗等一众名声在外的秀才手中。
而另一封截然不同的,由周尚书亲笔书写的私信,则通过秘密渠道,辗转送到了宁江宴的手上。
信中,周尚书并未点破案首之事,只是说久闻洛河府有位才思敏捷的少年,特邀其前来府上一叙。
接到信的宁江宴知道,自己的机会来了。
但这封信,却不能让父亲看到。
当晚,他拿着一封伪造的“招工启事”,兴冲冲地找到了宁武夏。
“爹!
大喜事!”
宁江宴装出一副兴奋的样子。
“什么事咋咋呼呼的?”
宁武夏正在擦拭他的宝"
["create_time"]=>
string(10) "1762151115"
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