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241970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29970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19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2826) "老板,买个烧饼。”

声音很耳熟。

我抬头,看清了斗笠下的那张脸。

是许知意。

我激动得差点把擀面杖扔了。

“许……许姐!

你怎么来了?”

她摘下斗笠,还是那副没睡醒的样子。

“路过,闻着挺香。”

我连忙给她烙了一个最大最圆的烧饼,加了双份的葱花和芝麻。

“许姐,你尝尝!

我新研究的口味!”

她接过去,咬了一口,眼睛亮了亮。

“嗯,好吃。”

“外皮酥脆,内里松软,咸淡适中,火候刚好。”

“比书院饭堂的强多了。”

得到她这么高的评价,我比赚了一百两银子还开心。

“你怎么会在这里?

你不是要去游学吗?”

我好奇地问。

“嗯,游学。”

她点点头,又咬了一口烧饼。

“第一站,就是这里。”

“为什么?”

“因为……”她看着我,很认真地说,“你说你家的烧饼,是天底下最好吃的。”

“我来验证一下。”

我心里一暖。

原来,我随口吹的一句牛,她还记着。

从那天起,她就成了我烧饼摊的常客。

每天下午,她都会准时出现,买一个烧饼,然后就坐在旁边的小马扎上,捧着一本我看不懂的书,安安静静地看一下午。

她从不跟我聊那些高深的学问。

我们就聊今天的天气,聊城里新开的铺子,聊东街的黄狗又生了一窝崽。

像两个最普通的朋友。

周围的街坊邻居都很好奇。

“小川,这姑娘谁啊?

长得真俊,是你媳妇吗?”

我每次都红着脸解释:“不是不是,是我同窗。”

我没说她就是那个传说中的青麓书院的东家。

她不说,我也不说。

这是我们之间,心照不宣的默契。

我们都默契地,守护着这份难得的平静。

在烧饼摊前,没有书院东家,也没有什么藏拙高人。

只有一个爱吃烧饼的姑娘,和一个会烙烧饼的小子。

这样,就挺好。

11.她留下一道题,我解了半辈子许知意在我的烧饼摊,待了一个月。

一个月后,她要走了。

她说,她要去北方,看看长城外的风沙是什么样子。

临走前一天,她照旧来吃烧饼。

那天她没看书,就一直看着我揉面、撒葱、烙饼。

“江小川。”

她突然开口。

“嗯?”

我应着,把一个刚出炉的烧饼递给她。

她没接,而是从怀里掏出一张纸,放在案板上。

“这个,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2146991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