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
  ["chapterid"]=>
  string(8) "43239169"
  ["articleid"]=>
  string(7) "6229335"
  ["chaptername"]=>
  string(8) "第26章"
  ["content"]=>
  string(2448) "停,股价单日下跌 15%,创始人被限制高消费。”
“作恶的人总会付出代价。”
 苏晚递来一杯热咖啡,杯壁上印着 “星核实验室” 的 LOGO,“咱们该往前看了。”
 她指着窗外,几辆印有 “国家电网” 字样的卡车正驶进园区,“他们今天来拉两台样机,要在西北的风电场做并网测试,要是成功了,明年就能在偏远地区推广。”
我接过咖啡,暖意从指尖传到心里。
远处的公告栏前围了一群年轻人,是刚从高校招来的实习生,他们正对着那张 “82% 效率” 的照片讨论,眼里闪着和我们当年一样的光。
小张走过去,把陈老的旧笔记本递给他们:“这是咱们实验室的‘传家宝’,里面记着从 180 秒到 305 秒的每一次失败,你们要记住,真正的技术,不是靠造假拼出来的,是一步一个脚印熬出来的。”
实习生们小心翼翼地翻着笔记本,当看到页脚 “科研不是孤勇,是守住真,再找对路” 的批注时,有人小声念了出来。
陈老恰好从旁边经过,听到这话,笑着补充道:“还要记住,科研不是一个人的战斗,是一群人的坚守。
当年我们靠一本笔记跑遍国内外实验室,现在你们有更好的设备、更多的伙伴,更要把‘真’的根扎得深一点,再深一点。”
夕阳透过窗户洒进来,落在笔记本的纸页上,泛黄的纸张泛着温暖的光。
我突然想起听证会结束那天,戴维攥着报告扉页的落寞背影 —— 如果他当年能守住 “要做真数据” 的初心,或许现在也能站在实验室里,看着自己的技术落地生根。
可惜,他选错了路,而我们,幸运地守住了底线。
苏晚碰了碰我的胳膊,指着屏幕上最新弹出的消息:“国际能源署发来邮件,想邀请咱们做技术分享,还要把星核计划的案例写进《全球核聚变发展报告》。”
 小张和小李凑过来看,兴奋地讨论着要带哪些数据去,老周则在旁边盘算着,要给实习生们开一门 “实验数据真实性核查” 的课。
风从窗外吹进来,带着园区里玉兰花的香气。
我看着眼前忙碌又充满希望的场景,手里的咖啡还冒着热气,笔记本上的批注在夕阳"
  ["create_time"]=>
  string(10) "1762138413"
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