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239161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29335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23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2410) "材,安全电流上限是 15kA,可他们实验记录里的运行电流却写着 18kA—— 这与 A 国实验室事故设备的参数完全一致,都是强行超流导致线圈烧毁!”

屏幕上同时弹出 A 国实验室的事故报告附图,烧穿的线圈断面与戴维团队设备维护记录里的照片几乎一模一样。

台下发出一阵哗然,有人开始小声议论:“原来 A 国的事故也是他搞出来的……”“为了数据连设备安全都不顾,太离谱了。”

戴维的脸色彻底白了,他想再说什么,嘴唇动了动,却没发出任何声音。

听证会主席看了眼时间,拿起话筒:“鉴于现有证据已形成完整闭环,且戴维博士无法对关键质疑作出合理解释,本听证会判定:星核计划 300 秒等离子体约束数据真实有效,戴维博士及普罗米修斯计划存在伪造证据、污蔑科研人员的行为,华宇资本因参与利益勾结、施压第三方机构,将移交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。”

话音刚落,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。

我转头看向苏晚,她眼里闪着泪光,悄悄比了个 “胜利” 的手势;老周坐在后排,正用手机给妻子发消息,嘴角带着久违的笑容 —— 他妻子的手术已经安排好了,用的是我们追回的科研经费结余。

散场时,戴维被记者围在中间,问题像雨点一样砸向他。

我路过他身边时,他刚好挣脱记者的包围,手里还攥着那份被踩脏的实验报告。

我弯腰捡起他不小心掉落的报告扉页,上面用钢笔写着一行小字:“2023 年 7 月,首次尝试 ELM 抑制,失败 17 次 —— 要做真数据,不辜负实验室的灯。”

字迹很工整,看得出来写的时候很认真。

原来他也曾经为技术拼过,也曾经有过对 “真” 的坚守,只是后来被资本裹挟着,走偏了方向。

我把扉页递给他,声音放轻:“你当年写在扉页的‘要做真数据’,现在还记得吗?”

戴维接过扉页,指尖在 “真数据” 三个字上反复蹭着,像是在触摸遥远的过去。

过了很久,他突然红了眼眶,声音带着压抑的沙哑:“我…… 我当时就是想证明自己,没想到会变成这样。”

他把扉页叠好放进西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2138397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