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
["chapterid"]=>
string(8) "43239133"
["articleid"]=>
string(7) "6229335"
["chaptername"]=>
string(7) "第5章"
["content"]=>
string(2564) "来他不是“欲言又止”,是身不由己——那半张写着“资本施压”的纸条,大概就是他的枷锁。
“王主任,他说的是真的吗?
技术……真的不够?”
王主任没正面回答,只是拍了拍我的肩膀:“好好做你的实验,其他的,别想太多。”
说完,他拿着会议纪要,脚步匆匆地走了,背影看着比来时更沉,像扛着一块看不见的石头。
他走后,我站在原地,看着屏幕。
三百秒的数字,突然变得有些刺眼。
戴维的冷笑,小张的愤怒,王主任的无奈,这些画面在我脑子里转来转去,搅得人心烦意乱。
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,是苏晚发来的消息。
屏幕亮起的瞬间,一张手绘的散热系统草图跳了出来,下面跟着一行字:“听说你们突破三百秒了?
太牛了!
我刚想到一种新型热管结构,用在你们的反应堆上,说不定能解决局部过热的问题——晚上订了咱们常去的那家川菜馆,庆祝的同时,也跟你聊聊技术优化,怎么样?”
后面还跟着个蹦跳的表情。
我看着消息,手指在屏幕上停了很久。
苏晚是航天院的工程师,上个月还来实验室帮我们调试过测温传感器,当时她盯着反应堆的散热装置,皱着眉说“现有的散热结构太笨重,要是想往小型化方向走,得换种思路”,没想到她一直记着这事。
上次我们聊到“星核计划”的目标,她眼睛亮得像星星,说“要是咱们的核聚变技术能成,以后中国的能源就再也不用看别人脸色了,航天器的深空探测也能摆脱对太阳能的依赖”。
最后,我回了两个字:“好啊。”
放下手机,我又看向屏幕。
不管戴维说什么,不管“规则”有多复杂,这三百秒,是小李熬红的眼睛、老周冻肿的手,是整个团队拼出来的。
就算真要面对那些歪门邪道,我也得先把技术做下去——不仅为了团队,为了苏晚眼里的星星,更为了那句“不看别人脸色”。
我深吸一口气,点开实验记录文档,在“300s突破”的备注栏里,加了一行字:“备份3份,云端+双磁盘加密存储,本周内完成三次复现实验验证数据稳定性。”
接下来,要做的,还有很多。
第二章:困境丛生国际学术会议的直播界面还停在"
["create_time"]=>
string(10) "1762138302"
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