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233888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28740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29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4061) "
天呐!
怎会突然这般......?!
昨日分明还不是这样的!
公子尚未满十三啊!
这般架势,日后还了得......
察觉侍女神色有异,嬴岚顺着她们的目光低头看去。
随即了然地挑了挑眉。
啧啧,未来夫人们怕是要遭罪咯。
他忍不住在日记里调侃道。
众女:"???"
"这没头没脑的得意什么?莫非又得了什么赏赐?"
"定是写错字了吧。"
韩王宫里的红莲轻哼一声,暗自腹诽。
看来这位秦公子和她一样,也是个不学无术的草包。
若让其他持有日记的女子知晓这位公主的心思。
定会揉着她的发丝笑道:"傻丫头,你还是太天真。"
待面红耳赤的侍女伺候更衣完毕。
嬴岚并未急着续写,而是唤来近侍,命其速取一盏宫灯来。
灯笼?
** 要灯笼作甚?
虽不解这位跳脱的二公子又有何古怪念头。
内侍仍恭敬应声。
"诺。"
待内侍退下。
嬴岚复又坐下,执笔续写。
秦吞韩、亡赵、破燕、灭魏后。
旋即挥师南下,剑指六国至强之楚!
楚尚存抗秦之力。
故择将尤为关键。
当时攻楚人选有二。
一为灭燕建功的少壮将领李信!
二乃宿将王翦!
秦王嬴政踌躇难决,遂问二人需兵几何。
李信言二十万足矣!
王翦则称非六十万不可。
见兵力悬殊若此,秦王思忖再三,终命李信挂帅,蒙恬为副,率二十万大军伐楚!
此役,竟成秦东出以来最惨之败!
楚将项燕于棠溪大破秦军,二十万众折损过半,仅十之一二逃归。
此战之败。
他那祖龙父亲难辞其咎。
然嬴岚深知,换作旁人亦会如此抉择。
缘由有三。
其一,三倍兵力之差非止于数。
粮秣军械调度皆成负累。
一处增兵,处处掣肘。
其二,王翦功高。
赵燕皆亡于其手。
魏国亦由其子王贲所破。
自古功高震主。
纵无二心,亦需防范。
其三,王翦年迈,已逾五旬。
大秦将开新天。
自当用新锐。
李信年方弱冠,锐气正盛。
恰是接替王翦的不二人选!
三点过后,除非具备超凡洞察力或极其敏锐的军事直觉,否则大多数人都会倾向于前一种选择。
嬴政的强项不在于军事指挥,而在于全局谋划。
正如韩信对刘邦所言:"我擅长统兵,你擅长驭将。"
所以当李信提出仅需二十万兵马时,这场战役的结局已然注定。
"楚国虽已式微,但疆域辽阔、人口众多,仍不可小觑。是寡人操之过急了,确实犯了糊涂。"嬴政低声自语道。
竹简很快给出了解答,约莫一刻钟后便呈现了后续内容。
阅毕,嬴政并未因对方的批评而恼怒。
他认真反省了自己的过失,并将这个教训记录在竹简上。
既然一切尚未发生,知错能改便是。
人不都是在不断认知中成长的吗?
况且已知晓最终结果,心态自然更加从容。
秦军遭遇重创后,嬴政虽意识到选将失误,但灭楚决心未改!
他亲赴王翦故里频阳,诚邀老将出山。
经过一年休整,王翦挂帅、蒙武为副,率六十万大军再度伐楚!
此番
即便楚国倾全国之兵,又有名将项燕坐镇。
终究难挡虎狼之师的铁蹄!
秦军连克数城,渡淮水,直取楚都寿春!
善!
嬴政满意地颔首。
既为未来的自己能放下君王身段,千里请将而欣慰——若非如此,秦军恐将再尝败绩。
亦感叹姜还是老的辣。
王翦虽同样动用六十万大军,但此时的楚国已非昔日可比。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2132827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