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233856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28740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22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4098) "

每日鸡鸣时分,立于殿前,高声提醒。

由于嬴政的寝宫距离嬴岚的住所不远,偶尔早起时,他也能隐约听见。

而嬴政每日亦会回应。

不得不说,祖龙能横扫六国,与其勤政作风密不可分。

晨起理政,夜半批阅,这般勤勉,堪称 ** 典范。

或许正因如此殚精竭虑,才令他未及半百便龙驭宾天。

"寡人时刻谨记,从不敢忘!"

殿前阶下,身着玄色冕服的嬴政肃然应答。

少宗伯拄杖颔首,曳步离去。

重归案前,嬴政再度执起那卷题有《五蠹》的竹简。

忽觉异样,他掌心一翻,那册黑帛天书凭空而现。

今日回复竟这般迅捷?

搁下竹简,整襟危坐。随着书页展开,鎏金篆文渐次浮现:

秦王嬴政......

......

目光掠过开篇数行,嬴政微微颔首。

虽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,但他深知——

横扫六合非一人之功,实乃历代先君百年积淀。

若作譬喻,自己不过执剑者。

无数英魂铸就天子之剑,终由他挥剑开新天。

公元前......

诏令......

公元前?此为何种历法?

暂搁疑惑,目光凝于"李斯""尉缭"二名。

果然,荀卿高徒确有大才。

既如此,便暂留性命,委以重任。

待天下一统,再作计较。

至于尉缭,本就是股肱之臣。

帛书继续显现:

战略二策

其一:散金离间,惑其重臣。

其二:交远攻近,先取韩赵,次第鲸吞。

仍是范雎遗策。

想到此处,吕不韦身影忽现心头。

这位仲父之才,倒与范雎不相上下。

可惜他只会经商,精于算计蝇头小利,却不懂谋略天下!

从前倒也无所谓。

可如今,他的志向是东出吞并六国。

是时候除掉他了!

经过政治、军事、外交等多方面的周密部署后。

秦王嬴政启用王翦、李信、辛胜、杨端和、桓齮等将领,集结大军,征讨六国!

李信?

答案中提到的几位将领,如今均在军中任职。

嬴政大多都熟悉。

唯独这个李信,他从未听说过。

想到这里,嬴政从案几下方取出一卷崭新的竹简。

将李信的名字写在章邯旁边,并做了标注。

做完这些,嬴政翻到下一页。

公元前二三六年,趁赵国攻打燕国之际。

秦王嬴政派大将王翦、桓齮兵分两路,突袭赵国!

两人势不可挡,连克九城,直逼邯郸以南,最终距赵都邯郸仅百里之遥!

“好!”

嬴政欣然点头。

秦赵世仇深重。

长平之战后,仇怨更深。

再加上他幼时在赵国为质,饱受欺凌。

因此,他对赵国始终怀恨在心。

如今见大秦铁骑如此轻易横扫大半个赵国。

自然畅快淋漓!

赵国见状,急忙撤回攻燕军队,回师阻击。

这才将秦军阻挡在漳水之外。

久攻不下,秦军开始休整。

准备来年重整旗鼓,一举灭赵!

可惜,之后几次进攻均被赵国大将李牧击败!

其中一战,秦军几乎全军覆没,只有主将桓齮率少数亲卫突围逃脱!

嗯?!

嬴政目光一冷。

他虽知灭赵不会如此轻松,却未料到竟这般艰难!

当然,他并非愤怒。

而是疑惑。

毕竟已知历史走向。

既然李牧如此强悍,秦国后来又是如何灭掉赵国的?

带着深深的不解,嬴政继续往下看。

然而,答案到此戛然而止。

没了?!

怎么偏偏在这关键处断了!

嬴政眉头紧锁,心中恼怒。

**被吊起的情绪骤然中断,确实令人烦躁。

对面的人究竟在做什么?

为何偏偏在关键时刻停笔?

此时,另一边。
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2132804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