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213973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24239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13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2640) "的问题出现了。

关于我是“陈局女儿”的传言,不仅没有消失,反而愈演愈烈。

只不过,这次的版本从“仗势欺人”变成了“为民除害”。

“我就说嘛,能把王翠花那种人治住的,肯定不是一般人。”

“原来是陈局的女儿,怪不得有勇有谋。”

“这是好事啊,有这么个‘公主’在我们小区,以后谁还敢乱来?”

我走在小区里,迎接我的是一张张谄媚和讨好的笑脸。

他们对我毕恭毕敬,甚至带着一丝畏惧。

我感到一阵深深的荒谬和厌烦。

这种依靠虚假身份换来的“胜利”和“尊重”,不是我想要的。

它像一件不合身的华服,看似光鲜,实则充满了讽刺。

我想要撕掉这层虎皮,用我自己的实力,来证明我的价值。

我的项目,需要铁路部门在宣传上的一些支持。

因为我们勘察到的一段古城墙,正好位于铁路沿线的一片待开发区域。

如果能结合铁路文化,做一些联动宣传,效果会好得多。

按照别人的想法,我应该直接去找那位素未谋面的“陈局爸爸”。

但那不是我的行事风格。

我花了整整一个星期,将我所有的调查资料、项目规划、以及与铁路文化结合的详细构想,整理成了一份极其详尽优秀的合作策划案。

方案里,有精确的测绘数据,有详实的历史考证,有创新的宣传思路,还有严谨的预算分析。

我没有署上“陈局女儿”的名号,只是以一个普通项目负责人的身份,通过正规渠道,将这份策划案递交到了铁路局的宣传部门。

接下来,是漫长的等待。

我没有去打听,也没有去托关系。

我把所有的精力,都重新投入到了项目的现场工作中。

我相信,一份真正优秀的方案,自己会说话。

两周后,我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。

对方自称是铁路局宣传科的,通知我,我的策划案已经通过了初审,并且引起了局里领导的高度重视。

他们邀请我,去参加下周举行的一次关于城市文化建设的内部视察会议,并在会上对方案进行详细阐述。

我心中的一块大石,终于落了地。

会议当天,我穿着一身干练的职业装,走进了铁路局的大会议室。

会议室里坐着十几位领导,气氛严肃。

主位上,坐着一位头发微白、气质儒雅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995843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