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212341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23826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33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2544) "的幸福。

后来,每年的中秋节,靖南都有了搞团圆晚会的习俗。

林小满的文案工作室越办越好,还开了 “分店”;苏青瑶的武馆成了靖南最大的武馆,培养了很多保护百姓的勇士;王铁柱的家里添了个小妹妹,小豆子成了哥哥,越来越懂事。

林小满偶尔还是会想念现代的奶茶和电脑,但她更珍惜现在的生活。

她知道,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,幸福从来都不是靠环境决定的,而是靠身边的人、靠自己的努力。

而那个绣者 “满” 字的香囊,还有那本神奇的古籍,会一直陪着她,见证她在古代的每一个幸福瞬间。

第二十二章:旱灾救急!

社畜的 “救灾方案” 显神通开春没多久,靖南周边的清和县就闹了旱灾。

地里的庄稼全枯了,河沟里的水见底,百姓们没水喝没粮吃,纷纷逃到靖南来乞讨。

萧景渊看着城门口黑压压的灾民,急得团团转:“再不想办法,灾民们就要饿肚子了!”

林小满听说后,立刻带着工作室的伙计去城门口查看。

她蹲在一个老婆婆身边,看着她干裂的嘴唇和手里空瘪的布袋,心里一酸:“萧王爷,咱们得搞‘开源节流’双管齐下 —— 先找水源,再筹物资,还要教百姓们节水!”

“开源节流?”

萧景渊愣了愣,“这是啥意思?”

“就是一边找新的水,一边省着用水!”

林小满掏出糙纸,飞快地画起 “救灾方案图”,“第一步,找工匠做‘简易水井’—— 用竹筒和陶罐拼接,往地下挖三丈,应该能挖到地下水;第二步,搞‘物资募集’,我写宣传语,让靖南的百姓和商户捐粮捐水,捐得多的给‘救灾功臣’牌匾;第三步,教大家做‘节水装置’,比如用雨水桶接水,洗菜水浇庄稼,不能浪费一滴水!”

萧景渊一拍大腿:“好主意!

就按你说的办!”

林小满立刻动手写宣传语:“清和县遭旱灾,乡亲们要帮衬;捐粮捐水积德,靖南百姓一家亲!”

还特意画了个灾民喝水的简笔画,贴满了县城的大街小巷。

商户们看了,纷纷主动捐粮,醉仙楼老板一下子捐了五十石大米:“林秀才,之前你帮俺酒楼火了,现在该俺出力了!”

苏青瑶则带着武馆的学员去清和县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989957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