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
["chapterid"]=>
string(8) "43212291"
["articleid"]=>
string(7) "6223826"
["chaptername"]=>
string(7) "第3章"
["content"]=>
string(2582) "T 能说服所有人,社畜的韧性,就是绝境里也要搞钱!”
林小满拍掉身上的土,朝着县城方向走去。
背影单薄,却透着股不服输的劲 —— 毕竟,能在 996 职场圈下来的人,怎么会轻易被古代困难打倒?
第二章:运营思维显神通,秀才摆摊卖 “段子”靖南县不大,南门口老槐树下是最热闹的地方,摆摊的、逛街的、叫卖的挤成一团,人流量堪比现代步行街。
林小满一瘸一拐走到这儿时,已经快中午了。
她找了个靠墙角落,架起从家里带的破木板(缺个角,用石头垫着才稳),掏出烧黑的木炭,歪歪扭扭写了行字:“趣味诗笺,一文一张,定制加钱”。
没办法,原主书法好,可她写的字也就比小学生强点,只能凑活看。
摊开昨晚写的 “作品”—— 用糙纸写的打油诗,全是把现代段子改成古代能懂的版本,比如 “远看山有色,近看全是土,要想不迷路,跟着大爷走”“春眠不觉晓,处处蚊子咬,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(蚊子吃饱了)”。
一开始没人搭理她,路过的要么瞥一眼就走,要么皱眉嘀咕 “斯文扫地”。
卖糖葫芦的大爷路过,摇着头说:“小伙子,你这哪是诗?
就是顺口溜,一文钱一张谁买啊?”
林小满不慌不忙,开启现代营销模式:“大爷,这您就不懂了!
通俗易懂才受欢迎,买回去给孩子当儿歌,跟街坊唠嗑说两句,多有意思!
您看这张‘糖葫芦甜,糖葫芦圆,吃了糖葫芦,活到九十九’,专门为您写的,八折,八厘钱!”
大爷被说得乐了,掏出一文钱:“行,小伙子嘴甜,给我来一张!
不好听我可退钱啊!”
“放心!
绝对包您满意!”
林小满麻利递过诗笺,心里乐开了花 —— 第一单成了!
有了开头,生意渐渐火起来。
抱着孩子的大妈凑过来:“秀才,给我写首夸孙子的诗!
我孙子刚满周岁,俊得很!”
林小满眼睛一亮,张口就来:“张家小郎长得俏,不哭不闹爱睡觉,粉雕玉琢招人疼,将来必中状元郎,彩礼能收三大轿!”
大妈笑得合不拢嘴:“好!
写得好!
给我来五张,送亲家送姐妹!”
很快,摊前围满了人。
有人让写夸媳妇的,有人让写骂"
["create_time"]=>
string(10) "1761989801"
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