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211775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23685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7) "第2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2476) "手机,翻出101路的运营路线图——起点是城西拆迁区,终点是市中心写字楼,正好穿过三个人口密集的区域。

“去查这辆车的历史运营记录,特别是近三个月的。”

陈砚对小李说,“还有,通知技术科,重点分析那些纤维的成分。”

那天下午,法医的报告送了过来:纤维是蓝色尼龙材质,常见于捆扎货物的尼龙绳,但表面附着了一层微量的石蜡——这是为了让绳子更耐磨,一般用于户外作业。

陈砚盯着报告上的“蓝色尼龙绳”,总觉得哪里不对劲,直到傍晚时分,第二声爆炸响了。

第二章 午间的蓝色线索12点15分,市中心环线207路公交车刚驶入商场地下车库入口,爆炸就发生了。

陈砚赶到时,车库里还弥漫着硝烟味。

207路的中部车身裂了一道半米长的口子,车窗玻璃碎得满地都是,几个受伤的乘客被抬上救护车,其中一个女孩的牛仔裤上还挂着半缕蓝色的绳子。

“陈队,你看这个!”

小李举着一个证物袋跑过来,里面装着一个烧焦的保温箱碎片,和101路现场的一模一样,“还有这个,在爆炸中心附近找到的,没完全烧完。”

那是一段十厘米左右的蓝色尼龙绳,一端还缠着一小块保温箱的塑料——绳子表面的石蜡还能看清,和101路现场的纤维成分完全吻合。

“同一个凶手。”

陈砚肯定地说,他蹲下身,看着车库入口的监控摄像头——角度刚好对着公交车的侧面,能看到爆炸前,一个穿着灰色外套的人提着白色保温箱上了车,又在车停靠车库入口时,提前下了车。

“凶手是提前上车放好爆炸物,然后在停靠点下车,利用车门关闭后的30秒引爆。”

陈砚指着监控画面,“101路是在十字路口红灯时停靠,207路是在车库入口停靠,两个停靠点都有监控死角,凶手很会选位置。”

技术科很快还原了灰色外套人的轮廓:中等身材,戴鸭舌帽,走路有点跛,手里的保温箱一直贴在身侧。

“查车库附近的监控,找这个跛脚的人。”

陈砚下令,同时让小李去查207路的运营公司——结果和101路一样,都是通达公交公司。

“通达公交……”陈砚翻着两家公交车的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988294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