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211769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23685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7) "第1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2582) "第一章 早高峰的灰烬7点27分,城郊线101路公交车的刹车灯在晨光里亮了三下。

司机老王叼着没点燃的烟,盯着前方十字路口的红灯倒计时,手指在方向盘上敲着节奏——这是他开早班车的第五年,每天这个点都会遇到卖豆浆的张婶,今天却没见着人。

“师傅,下站能停近点不?

我这筐菜沉。”

后门的菜农扯着嗓子喊,竹筐在过道里晃出几片青菜叶。

老王刚要应声,突然闻到一股刺鼻的氨味,像夏天漏了气的化肥袋。

他皱着眉回头,瞥见车尾靠窗的座位旁,一个半旧的白色保温箱正往外冒白烟。

“那谁的箱子?

冒烟了!”

老王的声音劈碎了车厢里的嘈杂。

还没等乘客反应过来,白烟突然变成橘红色的火舌,紧接着是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。

陈砚赶到现场时,101路已经成了一堆焦黑的铁壳。

消防水龙还在往残骸上喷水,蒸汽混着烧焦的塑料味飘在半空中,呛得人睁不开眼。

他蹲下身,戴着手套的手指捏起一小块融化的塑料碎片——边缘呈不规则的波浪形,质地发脆,是廉价外卖保温箱常用的PP材质。

旁边的法医递过来一个证物袋:“陈队,现场提取到微量铵盐粉末,还有这个。”

证物袋里装着几缕灰黑色的纤维,在阳光下泛着微弱的蓝光。

“爆炸物应该是自制的,用保温箱当载体,铵盐类炸药成本低,容易获取。”

陈砚站起身,目光扫过警戒线外的人群——有穿睡衣的主妇,戴安全帽的工人,还有举着手机拍照的学生,每个人脸上都是惊魂未定的茫然。

“无差别袭击?”

年轻警员小李凑过来,手里的笔记本记满了现场数据,“3个死者都是普通乘客,没发现仇家,也没人认领那个保温箱。”

陈砚没说话,只是盯着那堆残骸的车尾——爆炸中心明显在靠窗位置,那里的铁皮已经炸成了筛子,却没有任何金属碎片残留。

“凶手很懂爆炸物,”他指着残骸,“药量控制得刚好,只毁了车尾,没让整辆车解体。

他不是想单纯搞破坏,更像在……测试。”

测试什么?

陈砚没说出口。

他想起三年前处理的那起工厂爆炸案,凶手也是先用小剂量炸药测试,最后才策划了大规模袭击。

他摸出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988288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