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210858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23569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27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3659) "

誓师完毕,吉时已到。

李世珩翻身上马,那匹神骏的乌骓马人立而起,发出一声撕裂长空的嘶鸣。

他勒住马缰,目光扫过城楼,在皇帝和几位皇子脸上一掠而过,最后定格在承景帝身上,抱拳,深深一礼。

随即,他调转马头,面向北方,拔出腰间御赐宝剑,剑锋直指苍穹,声音如同金铁交鸣,响彻全场:

“出发!”

号角长鸣,战鼓擂动!大军如同苏醒的巨龙,开始缓缓移动,铁蹄踏在青石板上,发出沉闷而整齐的轰鸣,大地为之震颤。

城楼之上,几位皇子的反应,耐人寻味。

太子李景隆站在皇帝身侧稍后的位置,胖胖的脸上堆满了忧国忧民的表情,望着逐渐远去的军队,连连叹息,用不大不小、恰好能让周围人听到的声音感慨道:

“唉,但愿世子此去,真能如他所言,马到成功,早日平定北狄,也免得边民再受战乱之苦,朝廷靡费钱粮。

只是……这刀兵之事,终究是凶险万分,但愿列祖列宗保佑,莫要有什么闪失才好。”他语气恳切,仿佛真心实意地担忧着李世珩的安危和国计民生,只是那眼底深处,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、事不关己的轻松。

毕竟,这个风头正劲、屡屡在朝堂上与他意见相左的人离开了,他肩上的压力似乎也轻了不少。

齐王李景明则站在太子另一侧,他面容俊秀,嘴角却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。

他看着李世珩一马当先的背影,看着那在风中猎猎作响的“李”字帅旗,眼神阴鸷。

他微微侧头,对身旁一个心腹官员低语,声音带着毫不掩饰的讥诮:

“三个月?呵呵,年少气盛,不知天高地厚!那阿史那咄苾是易与之辈?北狄是那么好闯的?本王倒要看看,他这军令状,到时候如何收场!只怕是……竖着出去,横着回来!”他语气中的幸灾乐祸几乎要溢出来。

对他而言,李世珩此番出征,无论胜败,都对他有利。

若败,自然除去一个心腹大患。

若胜,也正好消耗秦王府的实力,而且一个手握重兵、功高震主的皇室子弟,将来未必不是皇帝的眼中钉。

庸王李景琰依旧是最不起眼的那个,他缩在人群后面,低垂着头,仿佛眼前这声势浩大的出征场面与他毫无关系。

他只是偶尔抬起眼皮,飞快地扫一眼远去的军队和城楼上众人的反应,随即又恢复那副平庸怯懦的模样,不发表任何意见,不流露任何情绪,完美地扮演着一个透明人的角色。

承景帝将儿子们和各色人等的反应尽收眼底,心中五味杂陈。

他何尝不知这些人心中的盘算?只是此刻,他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城下那个一往无前的年轻将领身上。

大军渐行渐远,最终化作天边一道滚滚烟尘。

送行的人群开始散去,城楼上的权贵们也各怀心思地离开。

秦王妃在女眷队伍中,早已泪流满面,被璎珞搀扶着,几乎站立不稳。

秦王李湛则面色沉肃,望着北方,目光中充满了对儿子的期许与难以言说的担忧。

而揽月轩中。

苏阮依旧保持着站在廊下的姿势,仿佛化成了一尊望夫石。

远处震天的鼓角声、马蹄声早已消失,京城似乎恢复了往日的喧嚣,可她只觉得,心里空了一大块,被那北去的军队,带走了所有的温度和声响。
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986718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