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
["chapterid"]=>
string(8) "43207238"
["articleid"]=>
string(7) "6223094"
["chaptername"]=>
string(7) "第3章"
["content"]=>
string(2620) "、“咖啡温度控制记录”……他点开最后一个,里面是简短的日记体。
“10月3日,晴。
今天尝试95度水冲煮,顾衍说苦。
明天试92度。”
“10月4日,阴。
92度尚可,但他抿了一口就放下了。
或许问题不在温度,在豆子?
换了他上次说还不错的蓝山试试。”
“10月5日,雨。
蓝山,90度水,他说还行。
记录。
下次试试88度?”
……“12月10日,雪。
终于找到了!
87-88度之间,倒入预热过的骨瓷杯,静置约40秒,口感最佳,他今天喝完了整杯!”
记录终止于三个月前。
顾衍盯着屏幕,感觉喉咙被什么东西死死堵住。
一杯咖啡而已。
他从未要求过,甚至从未留意过。
他以为那只是佣人就能完成的工作,却不知道背后是长达三年、日复一日的测试与调整。
他又点开那些商业分析文档,里面是密密麻麻的资料搜集、逻辑推演、对手的性格癖好分析、甚至是一些看似无关的社交网络动态解读。
许多他曾经引以为傲的“神来之笔”、“商业嗅觉”,此刻都找到了冰冷的注脚。
不是空气。
时晚是他世界的底座,是舞台的搭架,是他这艘船水下承重的龙骨。
而顾衍,一直以为自己在独自航行。
公司的情况还在恶化,几个核心项目的接连失利,让资金链变得岌岌可危。
昔日的合作伙伴变得态度暧昧,银行那边的贷款审批迟迟不下。
顾衍疲于奔命,眼下的乌青越来越重,脾气也越发暴躁。
他动用了所有关系网,想要找到时晚,起初或许带着一丝不肯承认的悔意,后来则更多是绝望——他模糊地觉得,找到时晚,或许就能找到解开困局的钥匙。
至少,那令人心烦意乱的、生活里无处不在的缺失感,能够被填补。
但时晚像是人间蒸发,不留一丝痕迹。
危机总爆发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周一。
最大的竞争对手,“启辰资本”,正式发出了针对顾氏集团的并购要约。
消息传来,公司内部一片哗然,股价应声暴跌。
董事会施加的压力几乎要将顾衍的脊梁压弯。
而更让顾衍心惊的是,业内传言,启辰资本之所以能精准狙击顾氏的每一个要害,是因为他们新聘请了一位极其厉害的首席投资顾问"
["create_time"]=>
string(10) "1761979971"
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