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205967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22914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7) "第3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2496) "找回了做设计的初心:不是为了迎合甲方的噱头,而是为了解决人的需求。

乡村小学的项目在偏远的山区,林微每周都要坐四个小时的大巴去现场。

山路颠簸,蚊虫叮咬,她却乐在其中。

看着孩子们从漏风的旧教室搬进采光充足、通风良好的新校舍,看着老人们能稳稳地扶着她设计的扶手上下楼梯,她忽然明白:真正的专业,从来不是画多么华丽的图纸,而是让设计落地,服务于人。

半年后,林微接到了一个意外的电话 —— 国内顶尖的建筑事务所 “筑境” 的创始人周明远,邀请她参加 “城市更新” 项目的竞标。

周明远是业内出了名的 “专业至上”,从不搞形式主义,他看中的是林微在公益项目里展现出的扎实功底和人文关怀。

“你的设计里,有温度。”

周明远在面谈时对林微说,“现在很多设计师只追求视觉冲击,忘了建筑是给人住的。

‘城市更新’不是把老街区拆了盖高楼,而是保留记忆,解决民生问题,我觉得你懂这个。”

这句话戳中了林微的心。

她熬夜半个月,拿出了 “老巷新生” 的设计方案 —— 不破坏老街区的原有肌理,用微改造的方式修复老建筑的结构,增加便民设施,同时引入文创产业,让老巷既保留烟火气,又有新活力。

竞标会上,林微面对的对手都是业内知名的设计团队,其中就有陈默所在的设计所。

陈默作为代表上台演讲,展示的方案充满了网红元素:玻璃幕墙、空中花园、巨型雕塑,PPT 做得华丽无比,却几乎没提老居民的实际需求。

轮到林微时,她没有用复杂的特效,只是播放了一段老居民的采访视频,然后指着图纸说:“这条巷子里有 32 位老人,他们需要的不是网红打卡点,而是不用爬楼梯的无障碍通道;有 12 家老字号店铺,他们需要的不是华丽的招牌,而是能留住老顾客的舒适空间。

我的设计,所有的改动都基于他们的需求,这是成本清单,每一分钱都花在实处。”

她的话没有华丽的辞藻,却让评委们频频点头。

最终,林微的方案以全票通过中标。

项目落地的一年里,林微几乎泡在工地上。

从选材到施工,每一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975776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