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203705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22642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11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2572) "副主任一时语塞,脸色很不好看。

就在僵持不下时,外面传来了汽车喇叭声。

是县里的张主任,他居然亲自来了!

同行的还有地区报社的那个记者。

张主任一下车,就朗声笑道:“老远就闻到香味了!

苏晚晚同志,我可是带着任务来的,地区领导看了报道,对你们的‘幸福茶’非常感兴趣,指示我们要大力支持,总结经验,争取在全地区推广呢!”

他看了一眼现场的情况,尤其是脸色尴尬的胡副主任,心里大概明白了七八分,但面上不动声色:“哟,胡副主任也在?

正好,一起听听苏晚晚同志的经验介绍,这可是咱们地区的宝贵财富啊!”

张主任和地区记者的到来,如同定海神针,瞬间扭转了局势。

胡副主任和工作组的气焰立刻被压了下去,灰溜溜地找借口走了。

危机解除。

经过这次风波,奶茶铺的根基更加稳固。

我也意识到,要想走得更远,必须建立更规范的制度和更强大的品牌。

5 新的征程风波过后,“知青奶茶铺”的名声反而更响了。

地区领导的肯定,无疑是一张最硬的金字招牌。

我借着这股东风,在支书的支持下,正式向公社信用社申请了一笔低息贷款。

用这笔钱,我们扩建了厂房,购置了更专业的设备(比如定制了更大的保温桶),还设计制作了统一的、印有“红星奶茶”字样的包装纸和简易商标。

同时,我着手建立了更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,从原料采购、加工制作到成品储存、销售服务,都制定了明确的章程。

我还挑选了几个脑子灵活、有文化的年轻人,组建了一个小小的“研发推广小组”,一方面继续试验新口味(比如尝试用豆奶替代部分牛奶,开发了更经济的“豆乳奶茶”),另一方面开始主动走出去,到附近的集镇、县城的工厂门口摆摊设点,推广我们的产品。

“红星奶茶”的名气逐渐从红星生产队,辐射到整个公社,乃至县城。

半年时间,恍然而过。

曾经的土坯房小铺面,已经变成了拥有三间明亮厂房、十余个固定工人、日产量惊人的“红星奶茶作坊”。

它不仅成为了红星生产队最重要的集体经济来源,也带动了周边生产队的茶叶种植、红薯种植和奶牛养殖业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969217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