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201926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22514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7) "第2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2584) ",投递一封注定“不会抵达”的信。

林小满便是这个树洞的看守者。

她性格内敛,话不多,大部分时间只是安静地整理书籍,或者像现在这样,进行精细的旧书修复工作。

只有当顾客带着那种特定的、混合着犹豫与决然的神情走近柜台时,她才会抬起头,用那双沉静如水的眸子看向对方,然后轻轻推过一叠特制的信纸和一枚“雨时书”专属邮票——那是外婆生前设计的,图案是一本摊开的书,书页化作雨滴落下,如今早已停发。

写信的过程通常很安静,只听得见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,以及窗外连绵的雨声。

写好的信,会被顾客郑重地封入信封,贴上那枚独一无二的邮票,然后交给林小满。

她会接过信,微微颔首,转身走向书店最里侧那个狭窄陡峭的木梯,攀上终年幽暗的阁楼。

阁楼很低,需要弯腰才能进入。

里面堆放着更多无人问津的旧书和杂物,空气里的尘埃在唯一一道光线中翩跹起舞。

阁楼中央,放置着一个古朴的青铜盒子,约莫一尺见方,表面刻着繁复的、无法解读的云纹与水波纹,盒盖紧闭,严丝合缝。

这便是“时间信”的终点站。

林小满会将信轻轻放在铜盒之上。

接下来发生的事情,她早已习惯,却始终无法理解——那封信会在几秒钟内,如同被阳光蒸发的水渍,悄然变得透明,然后彻底消失无踪。

没有声音,没有光效,仿佛它从未存在过。

无人知道这些信去了哪里,是抵达了某个特定的时间节点,还是仅仅消散在时间的洪流中。

小满从不询问顾客写信的缘由,也从不保证什么。

她只是这个过程的见证者和执行者,如同一个恪守仪轨的祭司。

这天晚上,雨下得格外大,不再是绵绵细雨,而是倾盆暴雨。

豆大的雨点密集地砸在屋顶的瓦片上,发出擂鼓般的轰鸣,屋檐水汇成瀑布,冲刷着老巷。

这样的天气,通常不会再有客人。

林小满正准备提前打烊,门上那个老旧的铜铃却急促地响了起来。

进来的是陈姨,一位头发花白、身形微胖的妇人。

她常来,每次都是为了给三年前因一场激烈争吵而离家出走、至今未曾联系的女儿写信。

她身上带着室外的寒气,雨伞上的水珠在地板上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965915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