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174226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16903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50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3678) "
他说的很客观。
“当然,”孙主任话锋一转,看着谢临舟,“从府办工作的需要来看,我个人是非常希望你能留下来的。你的能力,特别是文字综合和项目策划这方面的能力,非常突出,是府办急需的人才。李县长对你也很欣赏。”
这话,已经表明了孙主任的态度,甚至是李副县长的态度。
希望他留下。
谢临舟心中迅速权衡。
回水利局,看似捷径,但格局有限,而且周局长年纪大了,即将退休,局里未来走向不明,变数太大。
留在县府办,虽然起步可能慢点,但平台优势明显,更接近权力核心,而且有李副县长这条线,长远来看,空间更大。
更重要的是,他刚刚凭借项目报告站稳脚跟,此时离开,之前的努力就浪费了大半。
“主任,”谢临舟抬起头,眼神坚定,“我个人愿意留在府办,继续在您和李县长的领导下工作,为全县发展贡献更多力量。只是编制方面……”
见他表态愿意留下,孙主任脸上露出笑容:“编制的问题,你不用担心。府办这边正好有几个空编,我跟李县长汇报一下,问题不大。只要你愿意留下,其他的事情,我们来办!”
“谢谢主任!”谢临舟感激地说道。
他知道,这意味着孙主任和李副县长,将会为他的正式调入出力。
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,更是一种政治上的认可和接纳。
“好好干!”孙主任勉励道,“留在府办,以后的机会更多。最近县委组织部可能在考察年轻干部,你要有思想准备。”
组织部考察年轻干部?
谢临舟心中一动,点了点头:“我明白。”
从孙主任办公室出来,谢临舟知道,自己已经做出了选择。
留在县府办,留在李副县长和孙主任的阵营里。
这在外人看来,或许就是找到了新的“靠山”。
但谢临舟心里清楚,这与其说是找靠山,不如说是选择了一个更有前景的平台,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合作者。
李副县长务实肯干,孙主任也颇有能力,而且都还算正派。
与这样的人共事,互相成就,比单纯地依附某个权贵,更符合他的性格和长远利益。
他回到综合科,继续投入工作。
对于科里同事或明或暗的打听,他只是笑笑,不做明确回应。
他知道,在正式调令下来之前,不宜张扬。
几天后,县委组织部的考察组果然来到了县府办,找了不少人谈话,其中就包括谢临舟。
谈话内容主要是了解他的工作情况、思想动态和个人优缺点。
谢临舟回答得实事求是,既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成绩和能力,也客观地分析了自己的不足,态度诚恳,给考察组留下了很好的印象。
考察组离开后不久,关于谢临舟可能被重用的消息,就开始小范围流传。
有人说他可能要解决副科级,也有人说他可能会被安排到更重要的岗位。
马文斌听到这些传闻,脸色更加阴沉,请假的频率更高了。
张伟似乎也听到了风声,对谢临舟的态度收敛了不少,甚至偶尔会主动帮忙做些小事。
谢临舟对这一切置若罔闻。
他依旧每天忙于工作,同时开始有意识地拓展自己在县府办乃至其他部门的人脉。
他不再仅仅局限于综合科的业务,开始主动了解经研、农业、工商等不同领域的情况。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870183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