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174206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16903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44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3683) "

他找到刘科长,将孙主任的指示和自己的安排说了一下。

刘科长正为科里马文斌状态低迷、人手紧张发愁,听到不用那个关系户插手核心业务,自然求之不得,对谢临舟的安排一百个赞成。

第二天,张伟就来报到了。

果然如孙主任所说,穿着时髦,眼神带着一股纨绔子弟的傲气,对谢临舟这个“小领导”也只是敷衍地打了个招呼。

谢临舟也不在意,公事公办地给他安排了工作,并让热心的张大姐多关照他。

张伟一开始还有些不情愿,但见谢临舟态度虽然温和,却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,加上张大姐在一旁看着,也只好老老实实地去整理文件了。

科里其他同事见谢临舟如此安排,既解决了领导交代的难题,又没给大家增加额外负担,对他的佩服更是多了几分。

谢临舟用他的智慧和手腕,成功化解了进入圈子后的第一次考验。

他知道,这仅仅是开始。

未来,还会有更多、更复杂的考验在等待着他。

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。

在这权力的棋局中,他不仅要做一个合格的棋子,更要努力,成为一个能影响棋局的……棋手。

张伟被“妥善”安置后,县府办综合科短暂地恢复了平静。

谢临舟将主要精力投回到项目报告上。

最终稿经过反复打磨,已经趋于完美。

孙主任和李副县长看过之后,都非常满意,决定立刻上报市水利局和农业局。

然而,就在报告即将上报的前夕,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,让事情再起波澜。

县委张副书记,在一次非正式的场合,对农村小型水利设施项目,提出了不同的看法。

他认为,清江县当前更应该把有限的资源和精力,集中在几个大型的工业和招商引资项目上,这样才能快速拉动经济增长,凸显政绩。

对于这种投入大、见效慢、主要是惠农的基础设施项目,可以适当缓一缓。

这个消息,如同一声惊雷,在清江县小小的官场圈子里炸开。

谁都知道,张副书记和李副县长,在发展思路上一直存在分歧。

张副书记偏向工业和招商,是所谓的“工业派”。

李副县长则更关注农业和民生,是“农业派”。

两人在常委会上就曾有过几次不愉快的交锋。

如今,李副县长力主争取的这个水利项目,显然成了两人博弈的一个新焦点。

张副书记在这个关键时刻表达不同意见,其用意,不言自明。

消息传到县府办,孙主任的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。

他立刻把谢临舟叫到办公室。

“小谢,情况有变。”孙主任语气沉重,将张副书记的意见说了一遍,“现在报告还报不报?怎么报?需要慎重考虑了。”

谢临舟眉头微蹙。

他没想到,一个纯粹出于工作考虑的项目,竟然会卷入县委领导之间的派系争斗。

这让他感到有些无奈,但也并不意外。

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有权力的地方就有争斗。

“主任,张副书记的意见,是明确反对这个项目吗?”谢临舟冷静地问道。

“那倒没有明确说反对,”孙主任摇摇头,“只是表达了‘可以缓一缓’的看法。但在这个节骨眼上,这种态度本身,就是一种很强的信号。”

谢临舟明白了。

张副书记这是在施加压力,试图让李副县长知难而退。
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870163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