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174138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16903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30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3705) "

她剪着利落的短发,更添了几分英气。

“你好,我是县府办综合科的谢临舟,负责陪同您进行采访。”谢临舟收敛心神,上前一步,自我介绍道,语气不卑不亢。

苏晚晴打量着他,眼中闪过一丝讶异。

她没想到县府办派来的陪同人员,竟然这么年轻,而且……气质不凡。

不像那些常见的唯唯诺诺、或者圆滑世故的机关干部。

他站在那里,身姿挺拔,眼神平静而自信,给人一种沉稳可靠的感觉。

“苏晚晴。”她伸出手,与谢临舟轻轻一握,触之即分,“麻烦谢同志了。”

她的手掌纤细,但握手时很有力。

“苏记者客气了,这是我的工作。”谢临舟微笑回应,“不知道苏记者对这次的采访行程,有什么具体的计划?需要我们这边如何配合?”

他直接切入主题,效率很高。

苏晚晴对他的印象又好了一分。

她喜欢和做事干脆的人打交道。

“我初步计划是去几个有代表性的乡镇,看看春耕进度,了解种子、化肥、农机具的供应情况,以及农民面临的实际困难。”苏晚晴说道,“谢同志对县里农业情况熟悉吗?有没有好的推荐?”

她这是在试探谢临舟的业务能力。

如果谢临舟一问三不知,或者只能说出些官面文章,那这次的采访配合,恐怕就不会太顺畅。

谢临舟略一沉吟,开口道:“清江县是农业县,春耕是当前的头等大事。我个人建议,可以去东南片的红旗公社,那里是全县的粮食主产区,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;也可以去西北片的山丘地区,比如青峰山镇,看看那里的梯田耕种和小水利设施运用情况,更能反映不同地形条件下的春耕特点。至于农资供应和困难,这两个地方应该都能了解到比较真实的情况。”

他不仅说出了具体地点,还点明了选择这些地点的理由和能采访到的侧重点。

显示出了对县情一定程度的了解和分析能力。

苏晚晴眼中闪过赞赏之色。

这个年轻的干部,有点水平。

“很好,就按谢同志的建议来。”苏晚晴当即拍板,“我们明天一早就出发,先去红旗公社。”

“好的,我来安排车辆和对接。”谢临舟点头。

接下来的半天,谢临舟高效地协调好了车辆、与相关乡镇沟通了行程,并将苏晚晴可能需要的一些背景数据整理成了简明扼要的材料。

其办事的条理和效率,让苏晚晴这个见多识广的市报记者,也暗自点头。

看来,清江县府办,还是有人才的。

而这个叫谢临舟的年轻人,似乎比她想象的还要有趣。

她看着正在打电话协调事宜的谢临舟侧影,嘴角微微上扬。

这次的下乡采访,或许不会那么枯燥了。

谢临舟放下电话,感受到苏晚晴的目光,转过头,对她坦然一笑。

他知道,第一印象,应该还不错。

这位市报的美女记者,或许会成为他在这新舞台上的,一个意想不到的助力。

至少,不能成为阻力。

第二天一早,谢临舟陪着苏晚晴,坐上了前往红旗公社的吉普车。

司机是老张,县府办车队的老同志,话不多,技术稳。

苏晚晴坐在后排,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田野和村庄。

春意盎然,农田里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。

谢临舟坐在副驾驶,手里拿着笔记本和钢笔,随时准备记录。
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870117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