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173296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16818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41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3609) "
她先将绣帕平铺在绷子上,用温水浸湿一块干净的软绸,轻轻按压在水渍处——这是周嬷嬷教她的法子,用温水慢慢稀释茶水的色素,再用吸湿性好的软绸吸走水分,避免直接搓洗损伤绢面。反复几次后,水渍果然淡了许多,只剩下淡淡的印记,不仔细看几乎察觉不到。
接下来是修补金线。墨兰拿起细针,穿上线(线色与绢面相近,不易看出),先将松脱的金线轻轻拉回原位,再用细针沿着金线的边缘,小心翼翼地将其固定在绢面上——每一针都极浅,只挑动绢面的表层丝线,避免留下明显的针脚。她的动作极慢,眼神专注,连呼吸都放得轻柔,生怕一不小心就弄坏了原本的绣纹。
丹橘擦完珍珠,站在一旁看着,只见墨兰手中的针像有了灵性一般,在绣帕上穿梭,原本松脱的金线渐渐被固定好,与周围的绣纹融为一体,若不凑近了细看,根本看不出曾被损坏过。
“四姑娘,您的手艺真好!”丹橘忍不住小声赞叹,“比针线房的刘妈妈绣得还精细。”
墨兰笑了笑,没说话——这手艺是她前世从未接触过的,重生后跟着周嬷嬷学管家,顺带学了些绣活,本是为了打发时间,没想到今日倒派上了用场。她拿起那颗发暗的珍珠,用鹿皮绒蘸了一点橄榄油,轻轻擦拭——橄榄油能滋养珍珠,让其恢复光泽,却又不会损伤绢面。擦了约莫半刻钟,珍珠果然恢复了原本的莹润光泽。
她将珍珠一颗颗缝回原位,又用同款金线,在松脱的地方补了几针,让绣纹看起来更饱满。最后,她用温水再次轻轻按压绣帕,将多余的水分吸走,放在通风处晾干。
傍晚时分,绣帕终于修好了。墨兰将它叠整齐,递到赶来取帕子的明兰手中:“你看看,能不能过关?”
明兰接过绣帕,仔细翻看——水渍不见了,金线也恢复了原样,珍珠莹润,绣纹整齐,和原来的一模一样,甚至比原来更精致了些。她激动得眼眶都红了,拉着墨兰的手道:“四姐姐,太谢谢你了!你真是帮了我大忙!”
“都是姐妹,客气什么。”墨兰笑着道,“快回去吧,别让母亲起疑。”
明兰点点头,小心翼翼地揣着绣帕,快步回了自己的院子。她刚把绣帕放回王氏的梳妆盒里,就听见外面传来王氏的声音:“六丫头呢?我那方牡丹绣帕,我要拿来用用。”
明兰心中一紧,连忙迎出去:“母亲,帕子在梳妆盒里呢,我这就给您取。”
她快步走到梳妆台前,取出绣帕,递到王氏手中。王氏接过绣帕,随意翻看了一下,见绣纹整齐,珍珠完好,便笑着道:“还是你细心,帮我收得好好的。今日忠勤伯府的老夫人来做客,正好用这帕子。”
明兰松了口气,笑着应道:“母亲放心,我会好好收着您的东西的。”
王氏没再多问,拿着绣帕转身去了前院。明兰看着母亲的背影,心中满是感激——若不是墨兰帮忙,今日她定然少不了一顿训斥。
而另一边,墨兰刚回到房里,周嬷嬷就走了进来,神色有些凝重:“姑娘,方才针线房的刘妈妈来禀报,说昨日你让丹橘去取金线时,被周姨娘身边的丫鬟看见了。周姨娘还特意问起,你取金线做什么,刘妈妈只说你是给老太太补衣裳,没敢多说。”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869490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