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173275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16818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36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3749) "

“刘妈妈,”墨兰语气平和,“春桃洗药时,若真要动手脚,绝不会留下这么明显的枯草,反倒会做得天衣无缝。想来是她一时疏忽,没留意风吹进了枯草,并非有意为之。”她转向春桃,语气沉了沉,“但你身为负责药炉的丫鬟,本该细心谨慎,让枯草掉进药罐,确实是你的过错,该罚——罚你抄十遍《女诫》,明日起,暂时去后院打理花草,药炉的事,换别人来做。”

这个处置,既没偏袒春桃,也没顺着刘妈妈的意思严惩,可谓不偏不倚。刘妈妈虽有些不甘心,却也知道墨兰说得有理,不好再反驳;春桃更是感激涕零,连忙磕头:“谢四姑娘开恩,奴婢以后定当细心!”

老太太看着墨兰处事的条理,满意地点点头:“就按墨儿说的办。周嬷嬷,带她们下去,告诫府里的下人,往后各司其职,不准再以‘旧主’为由,互相刁难,若有再犯,从重处罚。”

两人下去后,暖阁里又恢复了平静。老太太看着墨兰,笑着道:“不错,处置得很妥当——既给了刘妈妈台阶,又保住了春桃,还借机立了规矩,这‘平衡’二字,你算是初入门道了。”

墨兰心中松了口气,也跟着笑了:“都是祖母指点得好,不然孙女还不知道该如何下手。”

接下来的半日,墨兰留在暖阁,跟着老太太学习看账——不仅是府里的日常开支,还有田庄、铺子的收益账目。老太太一边教她分辨账目里的猫腻,一边提醒她:“这些账目看着枯燥,却是府里的根本,你要用心记,往后不管是谁想在账目上动手脚,你都能一眼看穿。”

傍晚时分,墨兰收拾好账册,准备回自己的院子。刚走到暖阁门口,就见周嬷嬷匆匆走来,神色有些凝重:“姑娘,方才去库房盘点,发现上个月采买的一批上等丝线,少了半匹——那丝线是要给老太太做冬衣绣边用的,质地极佳,府里只有你、王大娘子和五姑娘、六姑娘能用,旁人用不上。”

墨兰心中一沉。又是库房的东西少了?前几日是云锦,今日是丝线,而且都是些贵重之物。若说是下人挪用,她们根本用不上这么好的丝线;若说是外人进来偷的,盛府守卫森严,又不太可能。

“查了是谁负责看管丝线吗?”墨兰问道。

“是春桃的同乡,一个叫小莲的丫鬟。”周嬷嬷道,“她今日称病告假,我去她房里看过,人不在,只留了一张字条,说‘对不起姑娘,辜负了信任’。”

墨兰眼中闪过一丝锐利。春桃刚被罚去后院,她的同乡就带着丝线失踪了,这未免太过巧合。难道是春桃心怀不满,故意让同乡偷走丝线,报复今日的处罚?还是说,这背后另有其人,想借此事,挑拨她与王氏的关系?

她想起今日处置春桃时,刘妈妈那不甘心的眼神,又想起周姨娘还在府里,心中愈发疑惑。

“周嬷嬷,立刻派人去城外的渡口、码头找找,小莲一个丫鬟,带着半匹丝线,走不远。”墨兰沉声道,“另外,密切盯着春桃,看看她有没有异常举动。”

周嬷嬷应声而去。墨兰站在廊下,看着渐渐暗下来的天色,心中一片凝重——她本以为,学会了“平衡”,内宅就能安稳几分,却没想到,暗处的算计从未停止。这失踪的半匹丝线,看似小事,却像一根引线,隐隐牵扯着府里的旧怨与新局,而她,必须尽快查出真相,否则,怕是又会引发一场风波。
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869473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