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
  ["chapterid"]=>
  string(8) "43167809"
  ["articleid"]=>
  string(7) "6215392"
  ["chaptername"]=>
  string(7) "第9章"
  ["content"]=>
  string(2674) "着他,心里有些触动。
在这段最黑暗的日子里,是他的出现,给了我们母女俩希望和力量。
阳光透过窗户,洒在他身上,给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。
我好像,看到了未来的模样。
9.秋天的时候,我收到了燕华大学的补录通知书。
是教育局和学校商议后,特事特办,恢复了我的入学资格。
拿着那份沉甸甸的通知书,我却没有想象中的喜悦。
我问我妈:“妈,你还希望我去吗?”
我妈摸了摸我的头,笑了:“去吧,这是妈妈欠你的。”
“但是,你要答应妈妈,毕业后,一定要回来。”
我重重地点了点头:“好。”
这是我的承诺,也是我的宿命。
去北京报道的那天,陈默来送我。
火车站人来人往,他帮我提着行李,一路叮嘱。
“到了要报平安。”
“天气冷了要多穿衣服。”
“不要总是熬夜。”
他絮絮叨叨的样子,像个老妈子。
我笑着打断他:“知道了,陈老师。”
他愣了一下,随即也笑了,眼里的光,比天上的星星还要亮。
“姜禾,”检票口,他忽然叫住我。
我回头。
“我等你回来。”
他说。
我看着他,心里像是有什么东西,破土而出,开出了花。
我笑着朝他挥了挥手,转身走进了站台。
我知道,我们还会再见面的。
就在这片我们深爱的大山里。
大学四年,我过得很充实。
我努力学习,年年都拿奖学金。
我参加各种实践活动,去过很多地方,见识了更广阔的世界。
但我心里始终记得那个约定。
我和陈默一直保持着联系,我们分享彼此的生活,互相鼓励。
他真的留在了山里,成了一名受学生爱戴的老师。
他常常会给我寄山里的特产,板栗,核桃,还有他亲手晒的笋干。
我也会给他寄北京的特产,和一些教学用的书籍。
我们的信,翻山越岭,连接着两颗年轻的心。
毕业那年,我拒绝了所有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,义无反顾地收拾行囊,回到了那座生我养我的大山。
当我再次踏上那片熟悉的土地时,陈默就在村口等我。
他穿着一件白衬衫,站在夕阳下,笑得一脸灿烂。
“欢迎回家,姜老师。”
我看着他,也笑了。
“我回来了,陈老师。”
(完结)"
  ["create_time"]=>
  string(10) "1761826717"
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