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
  ["chapterid"]=>
  string(8) "43162889"
  ["articleid"]=>
  string(7) "6214292"
  ["chaptername"]=>
  string(7) "第1章"
  ["content"]=>
  string(2590) "我是三甲医院的资深麻醉师,最近发现一件怪事。
院内顶级手术室的耗材消耗量异常暴增,对应报销患者却都是轻症。
偷偷核对手术录像,惊觉主刀每次都将过量麻醉剂注入患者静脉。
更诡异的是,这些患者术后不久便会注销所有联系方式,踪迹全无。
某天清理病历,在归档失误的老档案里瞥见一张泛黄的旧病案。
那页模糊的签名栏上,赫然写着现任主任医师的名字。
而患者姓名,竟与昨日“意外”车祸身亡的匿名举报者完全一致。
------雨点急促地敲打着值班室污渍斑斑的窗玻璃,留下蜿蜒的水痕。
我在电脑屏幕幽蓝的光里眯着眼睛,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药品申领单和数据报表像是爬行的蚁群。
消毒水和某种难以言说的腐朽气味混合在一起,无孔不入地钻进鼻腔。
三甲医院的心脏外科麻醉主治医师——这个头衔曾经是我全部的骄傲,如今却在白大褂口袋里沉甸甸地坠着,像一块捂不热的石头。
屏幕上光标在某一栏“丙泊酚注射乳剂 200mg/20ml”旁边闪烁,如同濒死的心跳。
我点开详情,又退出去,再点开。
连续五台微创心脏瓣膜修复术的记录映入眼帘,手术日期清晰明确。
但我的眉头却越拧越紧,几乎要在眉心打结。
这种手术,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心脏操作?
不可能。
微创瓣膜修复通常采用的是经导管介入,根本不需要开胸做体外循环。
心外科手术分级里,这种操作顶多划到三级,常规麻醉下使用丙泊酚这类短效静脉麻醉剂控制好剂量,术中的用量绝不可能这么大。
我拖动鼠标,点开其中一例患者的住院记录。
女,四十七岁,“轻症肺动脉瓣关闭不全”?
这是心脏科的范畴吗?
肺动脉瓣关闭不全,绝大多数由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,或继发于严重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右心室扩大瓣环扩张。
轻症患者?
通常是指对心功能影响不大,症状轻微的患者。
这种病人做个常规介入术,输注少量维持剂量的丙泊酚足以维持浅麻醉,辅助点镇静药物就行了。
可这申请单上,丙泊酚的用量大得骇人,远超常规维持剂量。
手术室记录显示,患者当天手术时间不过一个半小时。
一种冰冷的直觉"
  ["create_time"]=>
  string(10) "1761811672"
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