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
  ["chapterid"]=>
  string(8) "43160295"
  ["articleid"]=>
  string(7) "6213585"
  ["chaptername"]=>
  string(8) "第42章"
  ["content"]=>
  string(2688) "人新村,虽然只有一室一厅,但相比之前的老房子,条件已经好了太多。
最让林卫东感动的是,母亲特意为他隔出了一个小小的书房,里面摆放着父亲留下的书桌和书架。
“以后你就在这里看书工作。”
母亲骄傲地说,“你父亲要是能看到这一天,该有多高兴。”
安顿下来后,林卫东立即到中科院上海分院报到。
接待他的是人事处的老张,一个和蔼的中年人。
“林卫东同志,欢迎欢迎!”
老张热情地握着他的手,“你的档案我们已经看过了,非常优秀啊!
分院领导研究后,决定把你分配到材料研究所。”
材料科学!
这正是林卫东感兴趣的方向。
在北大时,他就意识到新材料对工业发展的重要性。
材料研究所位于分院东南角的一栋三层小楼里,条件比林卫东想象的要简陋许多。
实验室的设备大多是五六十年代的产品,显得有些陈旧。
“条件有限,但工作不能落后。”
研究所所长老陈是个严肃的中年人,“我们现在主攻新型合金材料,这是国家急需的。”
林卫东被分配到一个五人研究小组,组长是四十多岁的副研究员周工。
组里除了周工,还有两个中年助理研究员和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。
“欢迎加入我们这个小集体。”
周工推了推厚厚的眼镜,“我们目前的任务是研发一种耐高温合金,用于航空发动机。”
工作第一天,林卫东就感受到了科研工作的艰辛。
实验室设备落后,经费有限,很多实验需要反复多次才能得到可靠数据。
但他没有气馁,而是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。
晚上回家,他还要查阅大量文献,常常熬到深夜。
母亲心疼他,总是想方设法给他补充营养。
“别太累了,身体要紧。”
母亲劝他。
“没事的,妈。
所里条件有限,我只能多花时间弥补。”
林卫东总是这样回答。
周末,他约刘玉梅见面。
刘玉梅已经从医科大学毕业,分配到瑞金医院工作。
两年不见,她更加成熟干练,但眼中的温柔依旧。
两人在外滩散步,黄浦江上的船只来来往往,对岸的浦东还是一片农田。
“听说浦东要开发了。”
刘玉梅指着对岸,“未来那里会是上海的新中心。”
林卫东若有所思:“上海的发展很快,但基"
  ["create_time"]=>
  string(10) "1761804285"
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