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160285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13585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32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2654) "树成荫的校园里,一栋栋古朴的建筑若隐若现,与他想象中的大学完全吻合。

报到手续很繁琐,但高年级的学长学姐们都很热情。

林卫东被分配到28号楼的一间宿舍。

推开宿舍门,四张铁架床、四张书桌、一个简陋的衣柜,这就是他将要生活四年的地方。

“你好,我是林卫东,物理系的。”

他对已经到场的室友自我介绍。

“陈志刚,数学系。”

一个戴眼镜的瘦高个男生从书本中抬起头,简短地回应后继续埋头看书。

靠窗的下铺,一个微胖的男生正在整理行李,他热情地站起来:“赵解放,中文系的,来自陕西。

以后咱们就是室友了!”

最后一个室友直到晚上才出现。

李志强,政治经济学系,一身洗得发白的军装,言行举止都带着一种老干部的严肃。

四个性格迥异的年轻人,就这样开始了他们的集体生活。

第二天是开学典礼。

能容纳三千多人的大礼堂座无虚席。

当校领导步入会场时,全场起立鼓掌,掌声雷动,久久不息。

“同学们,欢迎来到北京大学!”

老校长声音洪亮,“你们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,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!”

林卫东坐在人群中,心情激动。

他想起李家屯的知青伙伴们,想起病逝的父亲,想起还在上海辛苦劳作的母亲。

能够坐在这里,他是多么幸运。

开学后,紧张的学习生活立即开始了。

林卫东很快发现,大学的学习方式与自学完全不同。

教授们讲课速度快,内容深,一节课的信息量比他自学一个月还多。

更让他焦虑的是同学们的差距。

有些同学来自知识分子家庭,父母早就给他们打下了坚实基础;有些是文革前的老高中生,功底扎实;而像他这样在农村摸爬滚打多年的知青,明显感到力不从心。

“这样下去不行。”

一天晚上,林卫东在图书馆苦思冥想一道物理题时,一个温和的声音在耳边响起。

他抬头,看到一个清秀的女生正微笑地看着他。

她约莫二十出头,齐耳短发,眼神明亮。

“这道题应该用微积分来解。”

女生指着他的草稿纸,“你这种方法太复杂了。”

林卫东有些窘迫:“我...我高中毕业后就下乡了,微积分还不太熟。”

“没关系,我可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804232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