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160267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13585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14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2642) "信封,里面是林卫东工整的字迹:“玉梅:无论考试结果如何,等我回来,我有重要的话对你说。

保重。

卫东”雪花飘落在信纸上,融化成点点水渍,像极了少女眼中的泪光。

第四章 考场风云拖拉机在积雪覆盖的土路上颠簸前行,车厢里的知青们沉默不语,每个人都沉浸在各自的思绪中。

林卫东靠坐在车厢挡板边,望着沿途掠过的白桦林,心中五味杂陈。

坐在他对面的是一个戴眼镜的瘦弱青年,双手紧紧抱着一只帆布书包,嘴唇因紧张而微微发抖。

林卫东认出他是邻村的知青李文斌,据说父亲是右派,家庭成分比他还差。

“第一次参加高考?”

林卫东友善地搭话。

李文斌像是受惊的兔子,猛地抬起头,推了推眼镜:“是、是的。

我听说今年有几百万人报名,录取率还不到百分之五...”“别想那么多,尽力就好。”

林卫东安慰道,其实自己心里也同样忐忑。

车厢另一头,几个知青正在最后冲刺,捧着书本念念有词。

还有人因为晕车,脸色苍白地趴在车厢边缘干呕。

这辆破旧的拖拉机,载着的不仅是二十多个知青,更是二十多个家庭乃至整个村庄的希望。

两个多小时的颠簸后,县城终于出现在视野中。

低矮的平房、斑驳的墙壁、偶尔可见的二层小楼,这就是他们阔别多年的城市景象。

虽然只是个小县城,但比起农村,已经多了几分繁华。

考点设在县一中,校门口已经聚集了上千名考生,人声鼎沸。

有和林卫东他们一样从乡下来的知青,也有县城的待业青年,甚至还有一些年纪明显偏大的中年人,想必是文革前的老高中生。

“我的天,这么多人...”李文斌看着黑压压的人群,声音发抖。

林卫东也感到一阵窒息般的压力。

他原以为竞争对手只是周边的知青,没想到规模如此庞大。

在这茫茫人海中,他不过是一粒尘埃。

“卫东!

林卫东!”

熟悉的声音从人群中传来。

林卫东转头,看见陈明远老师正奋力挤过来。

“陈老师!

您怎么来了?”

林卫东又惊又喜。

“我来给你们打气啊!”

陈老师擦着额头的汗,从包里掏出几张油印纸,“这是我昨晚整理的最后冲刺要点,特别是物理和数学,你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804138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