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157701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13316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31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3774) "

她当然知道此行的目的。自打上次从宴会回来,父亲就三番五次地暗示她,黎家与太子交好,若是能与黎青策结亲,上官家在朝堂上的地位便能稳如泰山,弟弟的前程更是不用愁。

连沈氏都一改往日的刻薄,对着她嘘寒问暖,临出门前还特意让林瑶跟着,美其名曰“姐妹作伴”,眼底的算计却藏不住——无非是想让林瑶也看看,若是女儿不能被看上,万一林瑶能被黎家看中,也是桩好姻缘。

马车驶进别苑的大门,忠勇侯夫妇已在正厅等候。上官鸿与忠勇侯寒暄着,沈氏和侯夫人凑在一起说些家长里短,林瑶则摆出副温婉得体的模样,眼角却不住地瞟向厅外,显然是在盼着黎青策出现。

上官云曦安静地坐在一旁,端着茶盏抿了一口。茶水是今年的新茶,清冽回甘,却解不了她心头那点莫名的烦躁。

“策儿呢?”忠勇侯问身边的管家。

“大少爷在后面的碑林那边,说是在看新拓的《兰亭序》。”

“这孩子,还是老样子,一碰到这些就挪不开脚。”忠勇侯笑着摇头,对上官鸿道,“让孩子们自己去逛逛吧,我们这些长辈说话,他们也拘束。”

上官鸿自然应允。林瑶立刻站起身,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期待:“那我们就不打扰伯父伯母说话了。”

上官睿也跟着起身,对着上官云曦拱了拱手:“姐姐,走吧。”

几人穿过回廊,往碑林的方向走。林瑶走在最前面,时不时回头张望,显然是想第一个见到黎青策。上官睿跟在她身后,偶尔搭两句话,语气里带着几分讨好——他自然也知道,若能与黎家搭上关系,对他的前程大有裨益。

上官云曦落在最后,看着前面两人的背影,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讥诮。这场景,倒像是场精心编排的戏,每个人都戴着面具,演着自己的角色。

转过一道月门,就见碑林前立着道颀长的身影。那人穿着件月白色的杭绸长衫,腰间系着块碧玉带,墨发用根同色的发带束着,正低头看着地上的拓片,侧脸在斑驳的光影里显得格外温润。

“黎公子。”林瑶率先走上前,声音柔得像水,“我们来叨扰了。”

黎青策抬起头,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。他的眼睛很亮,像浸在水里的黑曜石,却没有严俊风那种拒人千里的冷,也没有京中其他公子的轻佻,只有一种淡淡的疏离,像远山的雾。

“上官小姐,上官公子。”他对着上官睿和林瑶颔首,目光落在上官云曦身上时,微微顿了顿,“上官大小姐。”

这是他们第二次见面。

上次是在这镜湖别苑的深夜,她被父亲打发来偶遇,在湖边的亭子里撞见,她说“家父让在此等候”,两人隔着张石桌坐着,他看他的书,她吹她的风,谁都没多话。直到她起身告辞,他才抬头说了句“桃花醉后劲足,夜里凉,早些歇息”。

没有审视,没有讨好,甚至没有多余的寒暄,却让人莫名觉得放松。

“黎公子在看《兰亭序》?”上官睿凑上前,摆出副熟稔的样子,“学生前日刚临过一遍,只是总觉得少了些神韵。”

“上官公子过谦了。”黎青策侧身让开,露出地上的拓片,“这拓本是新得的,字迹倒还清晰。”

林瑶立刻接话:“黎公子对书法如此精通,想必诗词也是极好的。不如我们今日就以这镜湖为题,各作一首如何?”她说着,眼波流转,显然是想在黎青策面前展露才华。
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797172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