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155045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13066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14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2598) "同时允许盐商在指定区域开拓二级分销,但价格需备案。

此举旨在打击私盐(因为官盐价格更稳定、合理),增加官盐销量,从而扩大税基。

4、数据支撑:计划书中用详实的数据对比了现行模式的弊端(运输损耗高、官员贪墨空间大、私盐泛滥导致税收流失),并预估了新方案实施后,江城府盐税收入每年至少可增长三到五成的惊人前景。

这份计划书,语言精炼,逻辑严密,数据翔实,观点一针见血。

它没有一句为楚氏布行或楚兮自己争取利益的话,通篇都在谈如何为官府增收、如何提高效率、如何杜绝腐败。

计划书被衙役送到知府王大人案头时,他起初并未在意,一个商贾女子的建言,能有什么见识?

但当他随手翻阅了几页后,神色逐渐变得凝重,最后竟是正襟危坐,一口气读完,拍案叫绝!

“妙!

妙啊!”

王知府眼中放光,“这楚兮,哪里是个商贾,分明是位精通经济之道的高才!

此策若成,不仅盐税大增,更是我王某人在任上的一大政绩!”

他立刻召来了通判李大人。

李通判原本收了周文博的好处,打算在资格审核上做手脚,但看到知府大人对此计划书如此推崇,又仔细阅读了内容后,背后惊出了一身冷汗。

这计划书句句在理,直指现行盐政弊端,若自己为了点蝇头小利强行压制,将来一旦事发,或是被知府大人察觉,乌纱帽定然不保!

在绝对的政绩利益和潜在的官场风险面前,周文博那点贿赂,显得微不足道。

“李大人,你觉得此策如何?”

王知府意味深长地问。

李通判立刻躬身道:“大人明鉴!

此策高屋建瓴,实乃利国利民之良方!

下官以为,应立即着手研究推行!

至于此次盐引发放,正可按此建言精神,试行招标之法!”

数日后,江城府衙贴出告示,宣布本次新开盐路盐引资格,将采用“公开招标”方式确定,并公布了详细的招标章程。

章程内容,几乎完全采纳了楚兮计划书中的核心建议。

这一下,整个江城商界炸开了锅!

周文博傻眼了,他花重金铺设的关系网,在知府大人亲自推动的新政面前,瞬间失效。

钱书吏哭丧着脸告诉他,李通判现在闭门不见,只说一切按章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792998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