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
["chapterid"]=>
string(8) "43154813"
["articleid"]=>
string(7) "6213055"
["chaptername"]=>
string(7) "第8章"
["content"]=>
string(2648) "有你并肩。”
徐凤年微笑:“天下未定,你我共赴。
西蜀烽火,亦是北椋之责。”
剑门烽火,照见丹心。
家国与情义,在烽烟中交融升华。
蜀地风波暂息,天下风云再起,两人已决心携手,共赴最后的风暴。
第六章:蜀地新篇定山河剑门关硝烟渐散,晨曦如金,洒在斑驳的城楼与残破的蜀旗之上。
血迹未干,但胜利的喜悦已在义军心中悄然升腾。
关隘上下,伤者被抬下救治,阵亡英魂被妥善安葬,旧部百姓自发前来,送来粮草、药汤,蜀地民心凝聚,复国之火在烽烟后更显炽烈。
姜泥身着素甲,眉宇间带着疲惫,却目光坚定。
她与徐凤年并肩巡视关隘,安抚伤者,慰勉将士。
李怀安、廖忠良等旧部肃然跟随,对姜泥敬服更甚。
徐凤年带来的北凉精锐也积极参与重建,蜀地与北凉的羁绊,在烽火中悄然加深。
关内议事厅,姜泥主持复国大计。
她先命廖忠良着手整顿内政,安抚流民,恢复生产,联络蜀中豪族,争取更多支持。
李怀安则负责巩固剑门防务,布设新阵,以防离阳再度来犯。
徐凤年建议:“蜀地多山川险阻,可修栈道,通商贾,强兵备,以固根本。”
众人纷纷献策,气氛热烈。
姜泥冷静权衡,逐一采纳,展现出超乎年龄的政治智慧与统御之才。
蜀地百废待兴,但在她的带领下,希望的种子已然播下。
与此同时,徐凤年暗中部署江湖与朝堂的应对。
他遣信使联络北凉王府,告知蜀地局势,命徐渭熊留意离阳动向,加强北凉与蜀地的暗中联合。
又以江湖令召集各地游侠、宗师,约定若离阳再犯,江湖共赴,护佑西蜀。
夜幕降临,关隘恢复宁静。
姜泥与徐凤年并肩登上烽火台,遥望蜀中夜色。
山风拂面,万家灯火隐约可见,蜀道如带,山河如画。
“此战幸得你来。”
姜泥轻声道,声音如夜风般温柔,“蜀地虽险,却非不可守。
只是前路依旧凶险,离阳不会善罢甘休。”
徐凤年望着她,目光深邃:“你我皆知,复国大业非一日之功,天下未定,风波未息。
但蜀地有你,有忠良将士,有百姓支持,我愿与你共守这片山河。”
姜泥微微一笑,眼中泛起柔情:“我曾以为,家国与情义难以两全"
["create_time"]=>
string(10) "1761792704"
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