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
["chapterid"]=>
string(8) "43153604"
["articleid"]=>
string(7) "6212948"
["chaptername"]=>
string(8) "第34章"
["content"]=>
string(2640) "他倾诉时那样。
然后他站起身:“跟我来。”
他开车带她来到郊区的一座老厂房改造的艺术区。
在其中一个展厅里,正在举办一位老艺术家的回顾展。
“你看这些作品,”陆峥指着墙上的画作,“这是陈老师三十岁时的作品,这是他五十岁时的,这是他七十岁现在的。”
林溪仔细观察着。
艺术家的早期作品技巧精湛却略显青涩,中年时期风格成熟但有些匠气,而晚年的作品却迸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生命力,自由而充满灵性。
“陈老师六十五岁那年遭遇创作危机,整整三年画不出一幅满意的作品。”
陆峥平静地说,“但他没有放弃,而是把那段停滞期当作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。”
林溪惊讶地看着他:“你怎么知道这些?”
“我查了资料,”陆峥微微一笑,“因为我想告诉你,瓶颈不是终点,而是转折点。
你救我的时候教过我,黑暗过后就是黎明。
现在,轮到我来提醒你了。”
那天晚上,林溪重新铺开了设计图纸。
这一次,她不再强迫自己创新,而是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困惑与局限。
凌晨时分,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在她脑海中逐渐清晰——不完美中的完美,局限中的自由。
与此同时,林溪的原生家庭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。
她的母亲突然病倒,父亲手足无措,远在外地的弟弟把所有的压力都推给了她。
“你为什么总是要承担一切?”
陆峥看着她深夜在厨房里默默流泪,轻声问道。
林溪擦掉眼泪:“因为我是长女,我一直都是那个要坚强的人。”
陆峥为她泡了杯安神茶,就像她曾经为他做的那样:“在我这里,你可以不坚强。”
三天后,林溪的父亲突然来访。
那个一向严肃古板的老人,在看到女儿疲惫的面容后,依然习惯性地提出各种要求。
这时,陆峥站了出来。
“伯父,林溪已经很累了,”他的声音平静却不容置疑,“如果您需要帮助,我可以为您联系专业的护工。
但林溪需要休息。”
林父惊讶地看着这个曾经脆弱不堪的年轻人,如今却像一棵挺拔的树,守护在自己的女儿身边。
那天晚上,林溪靠在陆峥的肩上,多年来第一次感到有人为她分担了生活的重量。
“你知道吗?”
她轻声说,“以前"
["create_time"]=>
string(10) "1761790738"
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