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147940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12380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44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3765) "

苏清走进车间,机器运转的轰鸣声扑面而来,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操作着设备,一块块灰色的替代石材从生产线上运下来,经过打磨、切割,变成平整光滑的板材。旁边的质检区,工作人员正拿着检测仪,仔细检查每一块板材的厚度和环保指标。“质量把控一定要严格,不能出任何问题。”她叮嘱道,“咱们的材料刚进入华东市场,口碑很重要,一旦出现质量问题,后续就很难打开市场了。”

“你放心,每一块板材都要经过三次检测,不合格的绝对不会出厂。”刘强指着质检区的记录本,“这里每天都有详细的检测记录,随时可以查。”

从生产线出来,苏清又去了研学楼工地。夕阳正斜照在工地上,工人们正在忙着绑扎钢筋,蓝色的围挡上“传承非遗文化,打造绿色文创”的标语在夕阳下格外醒目。工地负责人看到她,赶紧走过来:“苏总监,您来视察啊?目前工程进展很顺利,地基已经打好了,下周就能开始浇筑第一层楼板,年底封顶肯定没问题。”

“进度很快,但一定要保证质量。”苏清沿着工地走了一圈,看到材料堆放整齐,施工秩序井然,心里踏实了不少,“咱们这研学楼是给孩子们用的,安全是第一位的,每道工序都要验收合格才能进行下一道,不能偷工减料。”

“您放心,我们都是按国家标准施工的,监理每天都在现场盯着,绝对不会出质量问题。”工地负责人拍着胸脯保证。

离开工地时,夕阳已经落到了地平线以下,文创园的灯笼渐渐亮了起来,暖黄色的灯光照亮了青石板路。苏清驱车回家,路上打开手机,看到品筑装饰的采购经理王姐已经回复了邮件:“提案已收到,内容很有吸引力,下周一下午可以见面详谈,请带好材料样品和检测报告。”

她心里一喜,赶紧给赵坤发了条消息:“品筑同意下周一见面,你把苏州匠人纹样图集准备好,咱们一起去。另外,再准备一份合作协议草案,要是谈得顺利,可以当场把意向定下来。”

赵坤的回复很快:“收到!我这就去准备,保证没问题。”

回到家,苏清把合作提案打印出来,仔细检查了一遍,确认没有错别字后,又在“非遗纹样定制”部分补充了几个具体案例,比如将榫卯结构的“燕尾榫”纹样印在材料表面,用于酒店的墙面装饰;将漆画的“缠枝莲”纹样融入材料,用于家装的背景墙。她相信,这些具体的案例,能让品筑更直观地感受到合作的价值。

做完这一切,苏清靠在椅背上,看着窗外的月光,忽然想起刚加入林氏时的忐忑。现在她才明白,所谓的“忐忑”,不过是对未知的不确定,而当你真正投入到一件事里,看着计划一步步落地,看着身边的人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努力时,所有的忐忑都会变成坚定的信心。

她拿起桌上的《孙子兵法》,翻到“兵贵胜,不贵久”那一页,上面有她之前画的横线。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战场,也适用于商业——华东推广计划不能拖延,必须尽快打开市场,才能在生产线扩建后消化产能;研学课也要尽快落地,才能抓住孩子们对非遗文化的兴趣。

苏清关掉台灯,心里已经开始期待下周一的见面。她知道,这只是华东推广计划的第一步,但只要走好这一步,后面的路就会越来越顺。而林氏的故事,也会在这一步步的努力中,变得更加精彩。
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784948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