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147935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12380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42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3878) "

苏清点点头,看向林砚:“林砚,谢谢你给我这个机会。我一定会尽我所能,帮林氏做好财务规划和市场拓展,让更多人知道,传统文化不仅能‘活’下去,还能‘火’起来。”

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,洒在两人身上,把影子拉得很长。办公室里很静,只有咖啡的香气和远处偶尔传来的机器声,却透着股莫名的安心——他们知道,从今天起,他们将成为并肩作战的伙伴,一起在“文化+实业”的道路上,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,创造属于林氏,也属于他们自己的精彩未来。

晚上,苏清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——是她工位上的那本《孙子兵法》,配文:“新起点,新征程,愿以数据为盾,以谋略为矛,守文化之心,赴山海之约。”很快,评论区就热闹起来,王磊评论:“加油,期待你的好消息!”赵坤评论:“苏清,以后请多指教!”李薇评论:“欢迎加入,咱们一起加油!”

苏清看着评论,嘴角扬起笑容。她知道,她的新人生,才刚刚开始。而林氏的故事,也将因为她的加入,翻开更精彩的一页。

苏清把华东地区装修企业名录摊在办公桌上时,晨光刚漫过文创园办公楼的玻璃窗,在“上海品筑装饰”的名字上投下一道浅金色的光斑。她指尖捏着红色记号笔,在这家企业旁画了个圈——这是她筛选出的15家目标企业里,最契合林氏替代材料定位的一家,去年他们打造的“非遗主题酒店”项目,曾在行业内引发不小的关注。

“咚咚——”办公室门被轻轻敲响,赵坤抱着一摞文件夹走进来,浅灰色衬衫的领口系得规整,袖口没有像往常一样随意卷起,显然是特意收拾过。“苏清,这是苏州非遗匠人的补充资料,我把每个人的技艺擅长、合作意向强度,还有近年参展的获奖记录都整理进去了,你看能不能用。”他把文件夹放在桌角,目光扫过名录上的红圈,“你这是要先从上海品筑入手?”

“嗯,他们做过非遗相关项目,对‘文化+材料’的接受度会更高。”苏清把记号笔放在名录上,翻开旁边的材料检测报告,“咱们的替代材料甲醛含量比国标低50%,抗压强度也优于行业平均水平,这是核心优势。我想先给品筑发一份合作提案,把材料优势和非遗文创的结合点说清楚,下周去上海拜访时,就能更有针对性。”

赵坤凑过来,手指点在报告里的“环保检测数据”页:“我上次跟品筑的采购专员聊过,他们最近在推‘绿色家装’概念,要是把咱们的材料和这个概念绑定,再加上非遗元素,说不定能打动他们。对了,我还打听了,品筑的项目总监张姐特别看重‘差异化’,要是咱们能提出‘非遗纹样定制材料’的方案,她肯定会感兴趣。”

“这个思路好。”苏清眼前一亮,立刻拿出一张白纸,快速写下“合作提案核心方向”:1. 绿色环保:强调检测数据,契合品筑“绿色家装”战略;2. 文化赋能:提供非遗纹样定制服务,如榫卯纹理、漆画图案,打造差异化产品;3. 长期绑定:若合作顺利,可联动文创园非遗工坊,为品筑项目提供匠人现场指导。“赵坤,你帮我把苏州匠人的纹样作品整理成图集,我把这些方向融入提案里,今天下班前发给品筑。”

没问题!我这就去办。”赵坤拿起文件夹,转身时脚步都轻快了几分——自从上次坦白过错后,他总想着多做些实事,现在能参与到华东推广计划里,反而觉得比以前穿“骚包西装”跑招商时更有成就感。
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784941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