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147925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12380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40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3704) "

“不用麻烦,也没什么重东西,就是一些文件和办公用品。”苏清笑着说,目光落在文创园门口的新招牌上——原来的“林氏文创园”旁边,多了一行小字:“非遗文化传承基地”,阳光下格外醒目。

“这是昨天刚换的招牌,文旅局上周正式给我们授了‘非遗文化传承基地’的牌,以后研学、非遗推广都名正言顺了。”林砚顺着她的目光看去,语气里满是骄傲,“走,我带你去看你的工位。”

办公楼在文创园的中心位置,三层小楼,外墙爬满了凌霄花,透着股文艺气息。走进二楼,走廊两侧的墙上挂着匠人们的作品——漆画《千里江山图》、榫卯结构的小摆件、陶艺花瓶,每一件都精致可爱。林砚指着走廊尽头的一间办公室:“那就是你的工位,门没锁,你进去看看,要是有什么需要调整的,跟李薇说就行。”

苏清推开门,眼前一亮——办公室不大,却布置得很温馨。靠窗的位置放着一张白色的办公桌,桌上摆着一盆绿萝,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桌面上,暖洋洋的;旁边是一个书架,上面已经放了几本书,有《财务战略管理》《非遗文化产业分析报告》,还有一本翻旧了的《孙子兵法》,应该是林砚放的;墙上挂着一块白板,上面贴着文创园的平面图和替代材料的生产计划表,字迹工整,一看就是精心准备的。

“怎么样,还满意吗?”林砚走进来,指着书架上的书,“《孙子兵法》是我送给你的,之前跟你聊起过,做商业不仅要懂财务,还要懂谋略,这本书或许能帮到你。其他的专业书,是我让李薇帮你找的,都是做文化产业常用的。”

苏清拿起那本《孙子兵法》,翻开扉页,上面写着一行字:“以数据为盾,以谋略为矛,守文化之心——赠苏清总监。”她抬头看向林砚,心里满是感动:“谢谢林总,我很喜欢这个工位,也谢谢这本书。我一定会好好努力,不辜负您的信任。”

“别叫我‘林总’了,在公司里大家都叫我‘林砚’,你也这么叫吧,显得亲切。”林砚笑着说,“下午没什么事,我带你去生产线和工坊转一圈,跟刘强和匠人们认识一下,以后工作对接也方便。”

苏清点点头,跟着林砚走出办公室。刚到一楼,就看到赵坤拿着一个文件夹匆匆走来,他穿了件浅蓝色的衬衫,头发梳得整齐,比之前沉稳了不少。看到苏清,他赶紧停下脚步:“苏……苏总监,您来了!这是我整理的苏州非遗匠人名单,本来想下午给林砚送过去,正好您在,一起看看?”

“叫我‘苏清’就好,不用这么客气。”苏清接过文件夹,翻开看了看——里面详细记录了苏州10位非遗匠人的联系方式、擅长技艺、合作意向,甚至还有他们的代表作品照片,做得非常细致。“赵坤,你做得很用心,这些信息很有用。下周去苏州拜访,我跟你一起去,顺便跟匠人们聊聊合作模式和资金支持的事。”

赵坤眼睛一亮:“真的吗?太好了!有您一起去,我心里更有底了。我还担心跟匠人们聊资金的时候,说不清楚财务规划呢。”

林砚笑着说:“你以后多跟苏清学学财务知识,做招商不仅要懂怎么‘引客’,还要懂怎么‘留客’,资金支持和财务规划就是‘留客’的关键。”

赵坤用力点头:“我知道了,以后一定多向苏清请教。”
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784934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