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147912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12380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34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3660) "

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,苏清甚至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。几秒钟后,王磊率先鼓起掌,苏清也跟着鼓掌,眼眶忽然有些发热——这一个月的奔波、熬夜、与赵坤的周旋,终于有了圆满的结果。

评审会结束后,苏清第一时间给林砚打了电话,告诉他续贷通过的消息。电话那头传来林砚的笑声,带着如释重负的轻松:“太谢谢你了,苏分析师!要是没有你的报告,我们真的很难通过评审。中午有空吗?我想请你和赵坤一起吃饭,算是感谢。”

苏清看了看日程表,下午没有安排,便答应了:“好啊,不过还是我请吧,毕竟是林氏的好日子。”

挂了电话,王磊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:“做得不错,小苏。总行刚才还夸你报告写得扎实,逻辑清晰,说以后这种重要的评估项目,还让你牵头。”

“都是您指导得好。”苏清笑着说,心里充满了成就感。她知道,这份认可不仅是对她工作的肯定,更是对“用数据说话、坚守职业操守”的认可。

中午的饭局约在文创园附近的一家私房菜,林砚和赵坤已经到了。赵坤穿了件简单的白色T恤,没再穿他标志性的“骚包西装”,头发也剪短了,看起来清爽了不少。看到苏清进来,他赶紧站起来,手里还提着一个纸袋:“苏分析师,这是我妈让我给您带的,她自己做的酱菜,说谢谢您当初劝我坦白,不然她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做手术。”

苏清接过纸袋,里面传来淡淡的酱香:“替我谢谢阿姨,祝她手术顺利。”

“已经顺利做完了!”赵坤的眼睛亮了起来,语气里满是感激,“上周做的手术,医生说恢复得很好,再过半个月就能出院了。林总还帮我垫付了一部分医药费,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们。”

林砚笑着摆摆手:“都是一家人,说这些就见外了。你以后好好工作,把文创园的招商做好,就是对我最好的感谢。”

饭菜很快上桌,都是本地的家常菜,却吃得格外热闹。赵坤话多了起来,说起以后的招商计划:“我打算下个月去趟苏州,那边有很多非遗匠人,要是能把他们引进来,咱们文创园的特色就更足了。到时候我还想搞个‘非遗文化周’,邀请游客体验榫卯、漆艺,肯定能吸引更多人。”

林砚点点头,看向苏清:“苏分析师,以后林氏有什么财务数据需要核实,还得麻烦你多费心。我们计划把替代材料的生产线扩大,到时候可能需要新的资金支持,说不定还得跟银行合作。”

“没问题。”苏清笑着答应,“我也很期待看到林氏的新发展,要是有需要,我可以帮你们做新的财务规划报告。”

饭后,他们一起去了文创园。午后的阳光正好,青石板路上满是游客,孩子们在陶艺工坊前排队,手里拿着刚捏好的小陶碗;漆艺工作室里,匠人们正在给游客演示漆画制作,周围围满了拍照的人;文创商店里,“骚包西装”造型的钥匙扣摆在最显眼的位置,几个年轻人正拿着钥匙扣说笑:“这个钥匙扣好有意思,跟招商总监赵坤一样有特点!”

赵坤听到这话,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,脸上却带着笑容。苏清看着他的样子,忽然觉得,那个曾经想靠行贿走捷径的赵坤,已经变成了一个踏实、认真的“文创人”——这或许就是成长的力量。
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784914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