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135395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09164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36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3836) "

王氏扭过头:“我不吃,我牙疼。”

林桑却不由分说,笑着将一颗蜜饯塞进了王氏嘴里:“尝一颗嘛,甜着呢!”

王氏猝不及防,嘴里被塞了甜滋滋的果脯,想吐出来又舍不得,只好嗔怪地瞪了女儿一眼,林松和林柏在一旁看着,嘿嘿直乐。

几人正稍作休息,忽听一个略显苍老却中气十足的声音问道:“小姑娘,你这羊汤怎么卖的?”

林桑抬头,见是一位老者,老者衣着朴素,洗得发白的棉袍上甚至打着两个补丁,但身板挺直,面容清癯,一双眼睛炯炯有神,周身带着一种与周围码头工人截然不同的气质。

她不敢怠慢,立刻起身,笑着回答:“老伯,羊杂汤六文钱一碗,饼子两文钱一个。”

老者看了看四周,又问:“这怎么吃?连张桌子也没有。”

林桑笑着解释:“老伯,咱这小摊比不得大馆子,大家都是捧着碗,或蹲或站,就在这路边吃了,图个热乎实惠,您要不试试?味道保管不差。”

老者闻言,点了点头:“成,那就给我来一碗。”

“好嘞!”林桑手脚麻利地盛了满满一碗汤,又多加了点羊杂,撒上翠绿的葱花香菜,递给老者。

老者接过粗糙的海碗,也不讲究,就着碗边便嗦螺了一口滚烫的汤汁,眼睛微微眯起,细细品味着,半晌才喃喃道:“嗯……是,就是这个味儿,够正。”随即他把饼子掰成小块泡进汤里,就着泡软的饼子,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,吃得额头微微见汗,显得十分畅快。

吃完后,他意犹未尽地抹了抹嘴,赞道:“姑娘,手艺不错,汤头熬得到位,火候正好。”

林桑笑道:“老伯您喜欢就好,欢迎您随时光临。”

老者痛快地付了钱,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:“姑娘是刚开始在这里摆摊吧,之前这里可是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。“

“嗯,对,昨日是第一天开张,“林桑不知道老伯的意思,随意开口答道。

“那你在这码头摆摊,可去官府过了明路了?”

林桑一愣,脸上露出茫然:“过明路?老伯,这是什么意思?我没听说过。”

老者见她确实不知,便耐心解释:“就是在官府衙门里报备一下,登个记,领个准许摆摊的凭证,相当于官家认可了你在这儿做买卖,有了这‘执照’,往后若是有人寻衅滋事,或者遇上什么纠纷,官府才能名正言顺地管,护着你,不然,你这算是私设摊点,说撵你走就撵你走,辛苦置办的家什被打砸了都没处说理去。”

林桑恍然大悟,心里一阵后怕,连忙道:“多谢老伯提点!我……我之前不知道还有这规矩,等今天忙完了,我立刻就去衙门问问!”

老者点点头,语重心长:“尽快办了吧,稳妥些。”说完,便转身,慢悠悠地消失在码头上熙攘的人群中。

———

送走老者,小摊又迎来一波忙碌,直到过了午时,码头上工的人们都去上工了,林家的羊汤和饼子也正好见了底。

林桑一边收拾,一边对王氏说:“娘,我看今天准备的量就正好,卖完收工,不剩东西,以后暂时就先按这个量准备吧。”

王氏点头赞同,开始招呼大家收摊,准备装车回家。

这时,周悍脚步匆匆地赶了过来,显然是刚忙完手里的活计。

林桑见到他,立刻把今天那位古怪老者的话跟他说了:“周大哥,今天有位老伯来喝汤,提醒我们要去官府‘过明路’,办个摆摊的凭证,说不然不受保护,这事你知道吗?”
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719961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