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135383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09164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24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3702) "
王氏把鸡蛋递过去,连声道谢。
陈木匠媳妇摆摆手:“就这么个东西放着也是占地方,你拿去用就是,咱两家的关系,两个孩子感情有那么好,怎么还用这么客气“。
“一码归一码,你要是不收,我以后还怎么好意思再上门麻烦你们“,王氏强势的把鸡蛋推过去。
“哎,你这......“,陈木匠媳妇见推辞不过,只能收下。
想到什么,说让王氏等一下,又转身回屋拿出一个针脚细密的荷包递给王氏:“林嫂子,这个给小满她桑桑姐,小满那丫头说,桑桑给的板栗好吃,知道她现在做生意,这不,前段时间在学绣活,就特意先缝了这个荷包给她装钱用,你们可千万别嫌弃。”
王氏接过荷包,只见上面绣着简单的缠枝花纹,虽不繁复,却干净整齐,足见用心。
她心里一暖,夸赞道:“小满这孩子,真是心灵手巧!这荷包绣得真好!等她桑桑姐回来,我一定交给她!”
两人聊完,王氏就拿着那口大锅赶紧回家准备。
———
另一边,林桑到了镇上,直奔杂货铺,一股混合着陶土、竹木和淡淡霉味的气息扑面而来。
她的目光立刻被靠墙的那一排货架吸引了过去,只见上面密密麻麻、高高低低地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碗碟杯盏,看得人眼花缭乱。
靠左边一些的,是些细瓷碗,胎体洁白,上面描着蓝汪汪的花草或是胖乎乎的鲤鱼,釉面光滑,在从门口透进来的光线下,甚至能照出模糊的人影,它们一个个摞得整齐,瞧着就精致。
但林桑知道,那不是她能惦记的,价格定然不菲,而且不小心磕了碰了,得心疼死。
中间和右边,则是陶碗和粗瓷碗,颜色多是土黄、赭石或灰白,样式也朴实无华,林桑的目光在这些碗具间逡巡,心里飞快地盘算着。
码头上的主顾,多是出苦力的汉子和小贩,他们求的是实惠、顶饱,可不是来欣赏瓷器花纹的,碗要经得起磕碰,价格要便宜,最重要的是——要能装!
她的视线最终落在货架最底层那一摞碗上。
那碗颜色灰扑扑的,几乎没什么光泽,样式也最简单,就是个直上直下的大深碗,碗壁厚实,看着就敦实笨重,但它的碗口极大,几乎像个小盆,容量瞧着能顶旁边那些细瓷碗两三个。
林桑弯腰拿起一个,掂了掂,手感沉甸甸的,虽然粗糙,但边缘打磨得还算光滑,不拉嘴。
她想象了一下,热腾腾的羊杂汤盛进去,能没过羊杂,还能留下足够的汤水,配上饼子,一碗下去,保管让人浑身暖透,心满意足。
“老板,这种大海碗怎么卖?”林桑指着那摞碗问道。
正打着算盘的老板抬头看了一眼,笑道:“姑娘好眼光,这碗实在,三文钱一个,搭筷子,别看它模样不俊,最是禁摔打,庄户人家和街面上的食摊都用它。”
三文钱一套!这个价格正在林桑的预算内。
她心里立刻有了决断,那些花里胡哨、中看不中用的,都不如这实实在在能多装汤水的大海碗来得划算。
“行,就要这种,给我拿二十套碗筷,再要两个长柄的木勺,”林桑利落地说道,声音清脆。
“好嘞!”老板应声,手脚麻利地开始点数打包。
林桑看着那些灰扑扑却格外顺眼的大海碗被一一包好,心里踏实下来,接着,她去了调料铺,买了盐、胡椒等必备品。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719955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