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 ["chapterid"]=> string(8) "43123662" ["articleid"]=> string(7) "6207487" ["chaptername"]=> string(8) "第28章" ["content"]=> string(3612) "

“周老过奖了,我只是根据实际情况,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建议。”王海涛语气谦逊。

周光明摆了摆手,没有过多寒暄,直接切入主题,问了几个关于当前小微企业生存困境、以及供应链优化核心的问题。他问得很有水平,既宏观又具体,显然不是门外汉。

王海涛略一沉吟,便结合自己近期为张总超市以及几家老街小店服务的实际案例,阐述了自己的看法。他没有空谈理论,而是用最朴实的语言,分析成本构成,指出常见的资源浪费和管理盲区,强调数据化管理和流程精简的重要性。他提到如何通过调整进货批次降低仓储压力,如何利用简单的数据分析预测销售波动以减少损耗,如何优化内部协作流程来提升人效。

他的见解,源于扎实的学术功底,更源于扎根一线的实践观察,没有花哨的辞藻,却句句落在实处,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。

周光明静静地听着,手指偶尔在膝盖上轻轻敲击,眼神从最初的审视,渐渐转为专注,最后流露出毫不掩饰的欣赏。他没想到,在这个不起眼的老街陋室里,竟藏着这样一位既有理论深度、又如此接地气的年轻人。

“好!说得好!”听完王海涛的阐述,周光明忍不住轻轻拍了一下大腿,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,“不尚空谈,切中要害!小王啊,你这些想法,比很多挂着响亮名头的所谓专家,要实在得多,也有用得多!”

他越看王海涛越是满意,心中起了爱才之念。他沉吟片刻,说道:“我那个不争气的小儿子,也在郊区经营着一家小建材厂,规模不大,但这两年感觉路子越走越窄,成本下不来,利润薄得像纸。我看你刚才说的那些,对他那个厂子,说不定正对症。回头我让他过来找你聊聊,你帮他看看,费用该怎么算就怎么算。”

这无疑是送上门的业务和认可。王海涛心中感激,郑重道:“谢谢周老信任,我一定尽力。”

周光明点点头,又像是忽然想起什么,补充道:“还有,过两天,‘江城中小企业商会’有个小范围的茶话会,都是些做实体的老家伙和小老板。你要是感兴趣,我带你过去坐坐,认识几个人,听听他们倒倒苦水,或许对你拓展思路、了解本地情况也有帮助。”

江城中小企业商会!这可是一个汇聚了本地大量实干派企业主的平台,对于王海涛这样刚刚起步的咨询业务来说,无疑是打开局面、积累人脉的绝佳机会。

王海涛知道,这是周光明在有意提携自己。他站起身,对着老人微微鞠了一躬:“周老,多谢您!”

“不必客气。”周光明笑着站起身,拍了拍王海涛的肩膀,“年轻人,沉下心来做事,是金子,总会发光的。我看好你。”

送走周光明,王海涛站在工作室门口,看着老街上来往的行人,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。这来自长辈和实干家的认可,比挣到一笔钱更让他感到鼓舞和踏实。

与此同时,在城市的另一端,李红梅正经历着截然不同的境遇。

在经历了那次刻骨铭心的面试羞辱后,她不得不面对现实。爷爷的退休金有限,她不能一直啃老。生存的压力迫使她不得不一再放低姿态。她不再瞄准那些需要“管理经验”的职位,而是开始寻找任何可以糊口的工作。

" ["create_time"]=> string(10) "1761696421"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