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(5) {
["chapterid"]=>
string(8) "43107490"
["articleid"]=>
string(7) "6203852"
["chaptername"]=>
string(8) "第23章"
["content"]=>
string(2504) "的“别人家的孩子”,是母校的光荣榜上常驻的名字。
他的朋友圈更新得极少,偶尔出现,也是一些深奥的学术会议通知或者不加滤镜的实验室夜景。
他就像一颗循着完美预定轨道运行的行星,稳定、耀眼,却也与蓝梓诺所处的世界,隔着遥远的、以光年计算的距离。
2016年,那个平淡无奇的秋夜,发生了故事开篇的那一幕。
QQ上突如其来的联系,那句迟到了七年的、轻描淡写的告白,和那句郑重的“都过去了”,为一切画上了句点。
后来,蓝梓诺从共同朋友那里偶尔听说,顾言希终究是辞去了那份让他感到束缚和沮丧的工作,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伙的创业项目,似乎渐渐走上了正轨,有了起色。
她也在朋友圈零星看到过他发的状态,多是一些晦涩的行业动态分享,或者是几张没有人物、只有风景的空镜照片,没有透露太多个人生活的细节,显得克制而疏离。
某天周末,阳光正好,她心血来潮整理旧物。
在一个蒙尘的纸箱底部,她翻出了那张塑封完好、但边角已微微泛黄的初三毕业照。
照片上的自己,留着傻气的短发,眼神清澈却带着一丝怯怯,笑容腼腆而含蓄;身后的他,笑容灿烂得仿佛能融化冰雪,眼神明亮如星,目光微微垂下,落在她的发梢。
她用手指轻轻拂过那张年轻而鲜活的脸庞,心中一片澄澈平静,再无波澜,就像在看一张泛黄的老照片,怀念,却不沉溺。
那段漫长而无声、充满了细碎微光与隐秘酸涩的暗恋,是她一个人的、波澜壮阔的青春史诗。
而那次QQ上突如其来的、看似冲动的告白,是她为自己这场旷日持久、无疾而终的独角戏,拉上的最终帷幕,是写给青春的最后一句、也是唯一一句勇敢的台词。
她和顾言希,就像水和沙子,拥有截然不同的比热容。
一个需要漫长的时光和足够耐心、持续的能量才能被温暖,升温慢,冷却也慢,一旦温热,余温便能绵长持久;一个能迅速被点燃,吸收热量快,散热也快,热烈直接,却也容易冷却,需要不断地添加燃料。
他们曾在名为青春的酒精灯下短暂交汇,彼此靠近,达到过相似的温度,感受过对方的炽热与温暖"
["create_time"]=>
string(10) "1761628667"
}